短穗兔耳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名】Duǎn Suì Tù ěr C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4-8cm.全株无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短穗兔耳草的用法用量|性味|功能主治|摘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短穗兔耳草的用法用量|性味|功能主治|摘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50b975853e6a668d618ccd7cdf9294e
短穗兔耳草的用法用量|性味|功能主治|摘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滩、湖边砂质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须根多数,淡黄色,质脆,易折。茎细弱,紫红色,有节。叶基生,叶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4-6cm,宽约1cm,学绿色至黄绿色。花序穗状,肾密,卵形;花序总梗长2cm左右,花小,蓝紫色,二唇形。偶见蒴果。气微,味微苦。
以叶色绿、花多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