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重急病证,临床以昏迷、抽搐为特征,又称“抽风”。惊风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年龄以l~5岁小儿最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惊风在古代属四大儿科要证之一,由于来势急暴,变化迅速,因此也是一种“恶候”。惊风属西医学“小儿惊厥”。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急惊风-小儿常见病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急惊风-小儿常见病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42f6dd2f34914d590a299ef82059c1e
急惊风-小儿常见病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惊风可出现许多不同的证候,临床用四证、八候予以概括。四证措痰、热、惊、风;八候指搐、搦、颤、掣、反、引、窜、视。发作时四证常同时出现,难以截然分开,而八候则不一定会全部出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惊风可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类。几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称急惊风;病久已虚,属阴属虚者,称慢惊风。
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搐、昏迷为特征。
外感风邪、时邪,内蕴湿热疫毒及暴受惊恐为主要病因。临床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主要治则,痰盛者首先化痰,热盛者予以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暴受惊恐等。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寒暖不能自调,极易感受风邪,由表入里,由卫转气,郁而化热化火,火甚生痰,热极生风,继则引动肝风,或逆传心包而发病。温邪致病,如风温、春温、暑温等,侵犯人体,最易化热化火,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而发病,温邪致病,症情比较危重,还可有发斑吐衄,或因正不胜邪而导致内闭外脱。因饮食不洁,感染湿热疫毒,蕴阻肠间,气机不利,郁而化火,邪火湿浊蒙蔽心包,引动肝风,也可出现高热、昏迷、抽搐。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若乍见异物,乍闻异声或暴受惊恐,惊伤神,恐伤志,均可导致急惊。
急惊风属阳属实,并以热证为主,与现代医学“小儿惊厥”中“有热惊厥”相似。上面所列的四个病因,除暴受惊恐外,感受风邪所致急惊风即为高热惊厥(又称良性热厥);感受温邪所致急惊风,指一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性脑炎等)所出现的高热、昏迷、抽搐;感染湿热疫毒之邪所致急惊风,主要指中毒性菌痢。
1.突然发病,出现昏迷、抽搐,多伴有高热。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抽、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
2.有接触疫疠之疾,或暴受惊恐史。婴幼儿则可有高热惊厥史。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急惊风,脑脊液检查有阳性改变,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病理性反射。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4.属饮食不洁,感染湿热疫疠之邪者,大便检查有大量红、白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郁于肌表,正邪分争而发热头痛。肺气不宣则咳嗽。邪郁化热,热极生风,引动肝风则发为昏迷抽搐。咽红,乳蛾红肿,舌苔薄黄,脉浮数,均为外感风热之象。本症多见于婴幼儿,相当于高热惊厥。
证候分析:暑邪炽盛,郁蒸于外,故壮热多汗。邪热上扰清阳,则头痛项强。阳明热盛,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暑邪内陷心包,则神识昏迷。热盛伤津,筋失儒养,肝风内动,则四肢抽搐。舌苔黄,脉洪数,均为暑热炽盛之象。常见于夏季的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
征候分析:感疫疠之邪,常发于春季,属春温范畴。气分热盛,故高热烦渴。邪热传入营血,肝风内动,故神识昏迷,反复抽搐,肌肤发斑。气分热炽,则舌苔黄燥,血分有热则舌质红绛。脉弦数为肝经有热,血分热盛。常见于春季的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证候分析:湿热疫毒之邪窒滞肠间,气机受阻,胃失和降,故高热、腹痛、呕吐。邪郁肠间,血络受损,则大便腥臭挟脓血。疫邪化火,内迫营血,蒙蔽清窍,肝风内动,故神昏抽搐。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疫毒之邪内蕴之征。常见于中毒性菌痢。
证候分析:本证常发生于婴幼儿,体质较虚弱者。小儿神气怯弱,元气未充,易受惊吓。心主火,其色赤,肝主风,其色青,心肝气盛坝u面色时青时赤,大便色青。心气受损,气机逆乱,痰浊内生,故频作惊惕。气机逆乱,痰浊郁滞,上蒙清阳,内动肝风测发为抽搐。脉稍数为惊则气乱所致。
主方:银翘散加减。
加减:抽搐较频,加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壮热不退,加生石膏30克、寒水石15克;咳嗽有痰,加前胡6克、鱼腥草15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疏散风热之邪的方剂。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竹叶清热,薄荷、淡豆豉、荆芥辛凉解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利咽,芦根清热生津。本方只有解表退热作用,但没有熄风镇惊之功,因此出现抽搐,必须加入钩藤、山羊角、石决明等。
处方举例:银花 10克 连翘 10克 荆芥 10克 薄荷 6克(后下)黄芩10克 板蓝根30克 生石膏30克 钩藤10克(后下)山羊角30克(先煎)僵蚕10克 桔梗3克 生甘草6克2.感受暑温治则:清暑解毒,熄风开窍。
主方:白虎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加减:呕吐较频,加玉枢丹0.9克(吞服);反复抽搐,加至宝丹1/2~l粒(吞服);神识昏迷,加安宫牛黄九1/2~1粒(吞服);舌苔黄腻,加黄连3克、厚朴10克。
主方分析:白虎汤为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要方,而羚角钩藤汤则为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方,两方合用则可起清暑解毒,熄风开窍的作用。但两方中清热解毒的中药,仅知母、菊花,处方时可予增加。
处方举例:生石膏30克 知母10克 黄连3克 板蓝根30克 大青叶15克 菊花10克 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生地10克 白芍10克 茯神10克 生甘草6克3.感受疫邪治则:清热解毒,凉肝熄风。
主方:清瘟败毒饮加减。
加减:抽搐不已者,加山羊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后下);表邪未解,加香薷10克、银花10克;昏迷抽搐,可选用安宫牛黄丸1/2~1粒(吞服)、神犀丹1/2~l粒(吞服)。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的要方。
全方综合了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药物加减组成,故既有白虎汤大清气热,又有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解毒及黄连解毒汤苦寒泻火解毒的作用。
处方举例:生石膏30克 生地10克 山桅10克 黄芩10克 知母10克 赤芍10克 玄参10克 丹皮10克 水牛角30克(先煎)黄连3克 连翘10克 生甘草6克4. 湿热疫毒治则: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加减:抽搐频繁,加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呕吐者,加玉枢丹0.9克(吞服);出现赤白痢,加白头翁10克、秦皮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热解毒,泻火化湿的要方。
方中黄连清泻心火,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桅子清泻三焦之火。方中无熄风镇惊的中药,处方时要注意加入。
处方举例:黄连3克 黄芩10克 黄柏10克 山桅10克 钩藤10克(后下)石决明30克(先煎)木香6克 白头翁10克 秦皮10克 生甘草6克5.惊恐惊风治则:镇惊安神。
主方:琥珀抱龙丸加减。
加减:痰多者,加半夏10克、陈皮6克;食欲不振,加神曲10克、谷芽10克;睡眠不宁,加枣仁10克、夜交藤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化痰开窍,清热镇惊的方剂。
方用牛黄、天竺黄、陈胆星清化痰热,僵蚕、全蝎熄风止惊,摇拍、朱砂、茯苓镇惊安神,麝香芳香开窍醒脑,雄黄豁痰解毒。
处方举例:胆南星6克 天竺黄6克 茯神6克 琥珀粉0.9克(冲)僵蚕10克 全蝎3克 钩藤6克(后下)珍珠母30克(先煎)枣仁6克 甘草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