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有多火爆?移动开发者大会的场面就是最好的诠释。11月3日2011移动开发者大会,参会人数是去年的两倍,参展商、赞助商名册眼花缭乱,千人会场从早到晚座无虚席。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做开幕演讲时,过道上都挤满了人。难怪李开复会向全场听众充满自信地宣告:此时此刻,就是创业者的黄金时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移动互联网繁荣背后的专利隐忧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移动互联网繁荣背后的专利隐忧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43585212559d9852c0f954482b41d10
移动互联网繁荣背后的专利隐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近半数开发者来自北京以外,杭州、武汉、西安、成都都有大批创业公司前来。还有更多来自大学的学生开发者,他们怀揣着成为比尔?盖茨的梦想。然而繁华之下,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者们还是面临着盗版软件、盈利不易、营销成本提高等痛点。在开发者大量涌入,软件同质化严重的变局中,仍有一点是很多正忙于推销的开发者尚未意识到的,那就是产品的专利问题。就如同暗礁,船队起帆时,它默然无语,但可能在一片寂静中决定哪艘船得以幸存。
开发者暴增,侵权暗礁丛生
李开复在2011移动开发者大会的开幕演讲中与全场的开发者分享了几个数字:2011年11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为5000万人,相当于2002年的桌面电脑互联网用户;从1000万用户到5000万用户,桌面互联网从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用了32个月,而移动互联网从2011年2月到2011年11月,用了10个月。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从今年1月到10月,中国的移动应用增长达到惊人的870%,超过世界所有国家。
自然可以由此推断移动开发者增长的速度,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少团队以山寨为第一要务,宁可复制其他人的创新成果,也不以原创性突围。有人用腾讯公司著名的“微创新”概念辩白,但中国软件行业的资深经理人、投资人雷军在会上痛斥了“微创新”。他说,只有有可能失败的创新才值得人们鼓掌,复制而来的“创新”不会失败,更无所谓成功,所以不配得到人们的掌声。
当找酒店、下载优惠券、应用导购等几种应用成了无数开发者厮杀的小小战场,“微创新”大行其道,软件可能暗含的专利侵权风险也就成级数增加。开发者们不可能每人都使用不同的实现方法,代码更不可能全部来自于开放源代码计划。专利暗礁已然形成,先意识到的人可能占据主动,后意识到的人可能被前人掀翻。
在本届大会创新工场的宣传画册中,他们开风气之先地标明“已获得35个中国发明专利+7个美国专利”。相对其创立刚满2周年的短时间,这一数量有些出乎记者预料。由于创新工场在开发中采用孵化器制度,据国际惯例,这些专利的专利权人极有可能以个人名义提交申请,记者也没有检索到专利权人含“创新工场”的专利公告。无论“35件专利”的数字是否确实,这起码可以表示李开复的投资团队领先于行业,意识到了专利对创业者发展的重要性,即便对“李开始复制”的揶揄从未停止,但这没有改变创新工场进行长远规划的决心。
成本达最低,繁荣还是泡沫?
李开复在大会上表示,高科技企业的创业成本从未像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这样低,“150万元可以组织相当不错的团队,10万元也可以以短期项目为目标起步。”一位与会开发者向他提问:“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大公司?”李开复回答,不要想得太远,不要想着做成大公司,要“精实创业”。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远期发展困扰着不少开发者,从会场的上墙微博屏幕中就能看到他们关心的种种问题:“一个应用能承担持续盈利的重担吗?”“请老师谈谈该如何突破大公司的壁垒?”
移动互联网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行渠道,因此一个小团队开发的应用软件有可能卖出去500万份,但是用户粘度也创下了新低。当前众多移动应用产品在吃总用户持续高速增长的“红利”,同质化产品也能分得不少收入,导致并非所有团队都有强烈的创新意愿。因此若增长放缓,将可能出现创业团队哀鸿遍野的情况。不过,李开复表示,明年年初全球iOS设备激活量将达2.2亿部,Android激活量将达3亿部。其中还不包括刚开始通过诺基亚发力的微软Windows Phone系统。他认为这一巨大市场可以消化众多的开发者。
部分带着怀疑眼光的业内人士怀疑这是一次类似当年“.com”概念的科技泡沫。他们认为,再多的创富神话也不会扭曲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低成本的行业,必将带来低收益的长期前景。随着开发者的大量涌入,很多种类的应用可能发生过度竞争,创新匮乏,开发者们创造的总价值就会被大量的分母所稀释,移动开发者将会面临收益的“天花板”。
除了总价值被稀释带来的收益封顶之外,移动平台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也在制约着开发者的前景。由于手机平台的计算能力有限,持续使用时间也有限,因此其应用基本是轻量级的,当前的多数移动应用只是用户的入口,核心数据和计算都要来自行业领军网站或实体经济,占收入最大份额的广告也离不开实体经济的供给。云计算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机会,但云端的数据不会来自只有10个人的开发团队。
举个例子,创业团队不可能独立开发手机云音乐应用,因为他们不可能手握曲库、版权库。同样,比价软件需要抓取电子商务网站,餐厅信息来自点评网站,天气预报应用的开发者更不可能自己预报天气。目前的移动开发者,看起来更像披着高科技外衣的服务业,没有走入实体经济市场的能力,也就很难出现改变行业的重量级软件。
李开复的论点加剧了不少观察者对移动互联网泡沫的隐忧,兴奋的开发者们在低成本的激励下,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已经闯入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若没有重量级的专利、创意或创新文化来引领产业,移动互联网将在用户增长速度企稳时变成“肉搏”的红海。
雷军在会上对“微创新”的痛斥,表面上看是对山寨产品的愤慨,深究之后,其中恐怕包含了他的一种担心:“微创新”将导致知识性产能占比的降低,整个产业都将为缺乏创新而买单。
大公司焦虑,专利维持地位?
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扩大同一产品生产规模时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如,汽车企业想要增加产能,就要投资新建工厂、采购设备、招募培训工人、调任管理者,成本高昂。而软件行业的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零,一旦产品发布,卖10份和1千万份的成本之差,可能仅仅表现在几台廉价服务器上,与收入相比接近于零。这让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者有极大的热情去创业,攻击大公司的盲区,大公司的焦虑感也从未如此显著。
此时,专利制度应该发挥作用,但实现起来却着实不易。记者在大会现场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开发者对于如何对软件进行保护感到非常懵懂,对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专利概念与功能的不同也是一头雾水。许多开发者只是2至10人的小团队,每人每天要在代码编辑器前工作10个小时以上,若没有类似孵化器的指导和帮助,就无人力、无财力、无知识进行专利申请。与此相比,大型企业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成熟的知识产权部门、高端的知识产权人才,手握近千件专利,且每天都在增长。还有很多软件专利的技术方案是跨平台的,移动互联网这个新市场对于其保护范围没有阻隔效果。只要愿意,即便不凭借产品,大公司都可以用专利“杀死”创业企业。
这一迷思不只困扰着国内开发者。移动开发者大会主办方CSDN的董事长蒋涛讲述了他的亲历:苹果公司在iOS5的发布会上宣布推出超过200个新功能。发布会当场,一位国外开发者就大爆粗口,因为他长期以来开发的应用成为了200多个“新功能”中的一个。苹果公司拿走了一大部分原本由开发者提供的功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多数小公司却无法“伸冤”。难怪硅谷著名创业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近来发出公开倡议,希望软件业大公司承诺不用专利战打压创业公司(详见本版“专利星期三”栏目)。
然而,创业公司若利用侵权专利发展自己的产品,就是“道德”的吗?
下一个蓝海,企业应用接盘
大量开发者涌入移动互联网,有可能扩大市场总额,也有可能加剧过度竞争,把科技创业的蓝海变成竞相剽窃的红海。若致如此,每一个开发者的生存状况都将变得更为艰难。
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爱普(SAP)副总裁芮祥麟向开发者指出了下一个蓝海的位置:企业用户。他说,目前思爱普的收入为每年160亿美元左右,全球移动互联网的接入量超过桌面宽带网7倍,而75%的企业开始采用员工个人的移动设备来接入工作,用以访问企业信息的智能手机应用年增长率为43%。无论是商业领袖、经理、知识型工作者还是市场营销人员、仓库工作人员、工厂运营人员,都希望享受企业级移动应用的便利。
但企业用户对开发者的要求也相当高,其中一个就是专利问题。个人用户可能不在乎游戏软件是不是抄的,但是一旦企业应用被控告专利侵权,企业用户将对此非常敏感——若被禁止销售,用户之前的部署投入可能白白浪费。因此,企业用户会倾向于选择更具专利实力的开发者。
企业用户看重的特性还有安全性、设备和应用管理能力、开发工具、设备和后台的多元化。这些技术都不像“塔防游戏”一样可以轻易克隆,而专利数量将是此类技术积累的表征。已经迟到的桌面软件企业也可能将在这一领域获得机会。
无论如何,如同10年前的传统互联网,今天,移动互联网的开发大潮已经到来。拥有专利与否,专利的数量与质量,都将成为重要的市场因素,选择能够在竞争中存活并驶入未来的移动开发者。(知识产权报记者刘阳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437326e3e07ecf1e5e178ba84d0100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交易策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交易策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32a08fb2a7dc01861376da0221b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