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研究历史: 1.凋亡概念的形成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结扎鼠门静脉后,电镜观察到肝实质组织中有一些散在的死亡细胞,这些细胞的溶酶体并未被破坏,显然不同于细胞坏死。这些细胞体积收缩、染色质凝集,从其周围的组织中脱落并被吞噬,机体无炎症反应。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细胞凋亡研究历史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细胞凋亡研究历史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70994ead8cc27c54fc2fbb2063ce460
细胞凋亡研究历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凋亡概念的形成196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结扎鼠门静脉后,电镜观察到肝实质组织中有一些散在的死亡细胞,这些细胞的溶酶体并未被破坏,显然不同于细胞坏死。这些细胞体积收缩、染色质凝集,从其周围的组织中脱落并被吞噬,机体无炎症反应。医学.教育网整理1972年Kerr等三位科学家首次提出了细胞凋亡的概念,宣告了对细胞凋亡的真正探索的开始,在此之前,关于胚胎发育生物学、免疫系统的研究,肝细胞死亡的研究都为这一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研究阶段(1972-1987)。
1)利用光镜和电镜对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染色体DNA的降解:细胞凋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细胞染色质的DNA降解,凋亡时DNA的断片大小规律是200bp的整数倍。
3)RNA/蛋白质大分子的合成。
4)钙离子变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是细胞发生凋亡的一个重要条件。
5)内源性核酸内切酶:细胞发生凋亡是需要这种核酸内切酶参与的。
3.细胞凋亡的分子生物学研究阶段。
1)与细胞凋亡的相关基因及调控。
2)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
3)与细胞凋亡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
4.细胞凋亡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阶段细胞凋亡的研究,其生命力在于最终能够有利于疾病机制的阐明,以及新疗法的探索及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