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篇《产品经理的末路,交互设计的穷途》刷遍了朋友圈。作者认为随着 App 数量的极速增长,用户尝鲜热情的冷却,通过「好的设计」获得用户的青睐已不再可行。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交互设计不受追捧,产品经理就混不下去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交互设计不受追捧,产品经理就混不下去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7a29b797d5b757546aabf0562fe48b3
交互设计不受追捧,产品经理就混不下去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前段时间一篇《产品经理的末路,交互设计的穷途》刷遍了朋友圈。作者认为随着 App 数量的极速增长,用户尝鲜热情的冷却,通过「好的设计」获得用户的青睐已不再可行。所以时代已经从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发展到现在「人人都不需要产品经理」了。
行业不再需要产品经理了吗?我并不这么认为。相反的,我一直确信:优秀的产品经理会一直是行业所渴望的,并且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无可替代的角色。
更确切的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正在经历重要的转型,这是交互型产品经理的末路,却是业务型产品经理的新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交互框架逐渐成熟化,用户需求逐步下沉,行业对于产品经理的需求也在转移。
从 2010 年开始,Android 和 iOS 的崛起,引发了智能机换机潮。功能机用户大量的迁移到智能机,如何「更好的使用手机」成为了这一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要痛点,这也使得工具、美化类应用成为当时的大热门。
行业内无数产品经理,前赴后继讨论着交互问题:用 Tab 还是侧边栏、长按交互好还是菜单好、以及图标是圆的好还是方的好 等等… 「下拉刷新」、「滑动返回」是其中代表性的产物。
所以在过去的这几年,产品的业务逻辑非常简单,主要靠体验取胜。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围绕用户体验的,在更多时候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如何与产品交互,在使用中有没有愉悦感。这也是交互型产品经理在过去几年异常火爆的原因。
但好景不长,随后几年的两点趋势,导致了交互型产品经理不再具备竞争力:
1. 交互框架成熟化
经过几年广泛的探索和讨论,交互设计的启蒙工作也算基本完成了。围绕如何构建好的用户体验这一话题,行业内也逐渐形成了一些方法论。基本的交互设计规则从「少数人掌握的秘密」转为从业者皆知的常识。
交互框架日益成熟,各 App 的设计从关注个性化转变到关注实用性,这使得产品架构和设计趋同化,信息呈现方式基本一致。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同类型的产品页面十分相似。有次我甚至因无法区分天猫和京东闹出乌龙:
2. 用户需求层次提升
我们知道需求是分层的,就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描述的那样,更高级的需求会在基础需求满足之后出现。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只有当人从生理需求中解放时,他才会开始追求安全感和其他更高级的需求。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也是如此,当他们从「更好的使用手机」的基本需求中解放之后,需求层次也随之提升了。
2014 年往后,用户经过几次换机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手机使用习惯,「更好的使用手机」不再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主要需求。
从百度 2014 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移动分发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用户需求的迁移。相对于上半年,2014 年下半年 教育/金融/医疗/汽车/母婴 等生活服务类应用下载量大增,这说明用户开始希望使用手机来满足更加实际的需求。
在生活服务类应用的场景中,交互通常不是最主要的问题。用户更关心的是生活服务本身的价值,比如:对于金融类服务,用户更关注收益率的高低;对于外卖服务,则更关心商家的覆盖和送餐速度。
或者举一个极端的例子,12306:除了众所周知的糟糕抢票体验之外,去年还上线了惊世骇俗的变态验证码,但这些都没能妨碍他成为大众出行的必备服务。
以上两个趋势,使得交互型产品经理不再受追捧。
这也符合科技发展的趋势。如今,互联网正在逐渐发展为通用技术。就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未来也会像电一样,作为一种通用的生产力工具,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
虽然产品经理不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梳理交互,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不在需要产品经理。因为在业务与产品结合的关键点,依旧需要产品经理来梳理。产品经理从交互工中解放出来的时间,需要投入到业务逻辑的设计、运营方案的策划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中。
在这样的趋势中,我们会看到「交互型产品经理」将逐渐式微,而「业务型产品经理」将获得新生。
拉勾网上的京东业务产品经理招聘
所以作为产品经理,如何顺应这样的趋势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以下 3 点:
1. 深入了解业务
对业务的透彻理解,是进行产品设计的重要前提。对于刚刚涉足业务的产品而言,缺少行业背景可能是主要的困扰,并且我们很难通过阅读二手资料来了解行业。
这就导致了一些从产品直觉上感觉可行的点子,可能并不符合实际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健身行业为例:请私教的健身房会员,在来上课之前通常会和教练约课,如果将这样的行为搬到线上,在客户端提供在线预约的功能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约课功能可能并不会受欢迎:经过业务人员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约课行为通常是教练发起的。实际上,由于人都是有惰性的,对于大多数用户,在购买了健身课程以后并不会主动的进行约课。
以前一位老师曾经提到:产品经理最大的错觉,就是将「可以有」,当做「应该有」。这类问题在业务场景中将会发生的更加频繁。
作为产品经理唯有深入的了解业务,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产品策略,避免无的放矢。
2. 需要懂运营
在业务领域中,并非所有环节都是由产品把控的,运营也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所以懂运营,并能够帮助运营对齐产品策略,会是很关键的能力。 比如说,如果我们负责电商产品,可能会非常关注成交额。这里有一个通用的公式:
成交额 = 购买人数 * 客单价
购买人数可以拆解为 商品详情页的 UV * 页面转化率,页面转化率又可以进一步拆分为 拍下转化率 * 支付转化率,而客单价可以拆分为 商品均价 * 人均购买件数。
我们可以进一步整理交易额的公式:
成交额 = UV * 拍下转化率 * 商品均价 * 支付转化率 * 人均购买件数
从上面的公式来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成交额,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提升等式右侧的几个指标。
我们知道通过产品改进,能够提升页面的转化率以及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商品(影响蓝色指标),但是对于用户购买的意愿、商品的价格(影响红色指标),产品产品的影响力比较有限。
红色指标受运营选品的影响比较大,运营同学可以通过上架更有吸引力以及单价更高的商品来提升红色指标。这个时候,如果产品同学懂运营,能从产品的角度帮助运营梳理策略,让运营和产品形成合力,将会对产品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懂运营是「业务型产品经理」非常有价值的能力。
3. 必要的时候,忘掉交互强迫症,专注于 10x 改进
在豌豆荚,我们强调「产品价值上做到 10x」,不纠结于 10% 的提升,将注意力集中到 10 倍的改进上去。交互体验在业务场景中属于 10x 改进吗?很多时候并不是。
拍摄于豌豆荚办公区
比如,在打车软件刚刚兴起的时候,快的产品体验和滴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特别是滴滴的 2.0 版,在交互方面的提升非常显著。
但当时快的并没有急于去弥补体验上的差距,而是集中精力去进行核心功能的改进:通过后台架构的优化、以及加大补贴线下招募更多的司机来提升打车的成功率。直到补贴大战结束,江湖格局确立之后,快的才不紧不慢的更新 3.0 弥补了交互上的短板。
必要的时候,忘掉「交互强迫症」,去挖掘业务上的瓶颈,才能找到 10x 的改进点。
俞军老师的一段话对于产品工作的本质概括的很好:
“
产品的本质是让人的生活更美好。所有影响用户体验的显性和隐性的因素都是产品影响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审美、交互、业务逻辑、内容、服务。
”
其实,产品工作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随着行业的进步,我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更有价值的部分。在优化产品基础体验的同时,从更高层面去思考产品所服务的业务。我理解,这并不是产品的末路,而是新生。
这是我的一点思考,希望能带给你更多启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14d6bcf03e9318109240a18697c5d1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0ec0519ed26419068a32a511862a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