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征求意见。送审稿修改内容涉及现行法33条中的30条,其中删除7条,新增9条,共35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反不正当竞争法(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反不正当竞争法(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a1b695bc87ae387e85e510ed07dd432
反不正当竞争法(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根据送审稿,首先被修改的是“经营者”的界定。根据现行法,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送审稿则将“经营者”概念修订为“从事或者参与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扩大了调整范围,与《反垄断法》的有关规定基本一致。
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体系在修订稿中实现了统一。现行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此规定被认为对不同行业的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标准、处罚尺度存在不尽相同等问题,社会反应强烈,影响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平性。送审稿在总则部分明确工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管辖权,同时规定了相关部门也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监督检查。
在送审稿中,对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在交易中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经营者的不公平交易行为进行了规范。根据送审稿,经营者不得利用相对优势地位,实施下列不公平交易行为: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方的交易对象;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方购买其指定的商品;没有正当理由,限定交易相对方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条件;滥收费用或者不合理地要求交易相对方提供其他经济利益;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利用软件等技术手段在互联网领域干扰、限制、影响其他经营者及用户的行为,也被纳入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范围。送审稿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网络技术或者应用服务实施下列影响用户选择、干扰其他经营者正常经营的行为:未经用户同意,通过技术手段阻止用户正常使用其他经营者的网络应用服务;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中插入链接,强制进行目标跳转;误导、欺骗、强迫用户修改、关闭、卸载或者不能正常使用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未经许可或者授权,干扰或者破坏他人合法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的正常运行。
商业贿赂在送审稿中予以明确。现行法仅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在送审稿中,采用概念加列举的方式明确商业贿赂概念及典型的商业贿赂行为,有利于正确区别商业贿赂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折让,鼓励和促进公平竞争。
在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部分,送审稿强化了关于监督检查的手段,加大了法律责任的规定。
针对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监督检查手段不足、力度小,违法责任偏轻、震慑力不强等情况,送审稿完善了执法机关的监督检查权限和职责,赋予执法机关查封扣押权等行政强制措施,增加了当事人配合调查的义务以及对拒不配合、拒绝接受调查的当事人规定了责任追究。送审稿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调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资料或者情况,配合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拒绝、阻碍监督检查。
此外,考虑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借鉴新出台或者新修订法律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送审稿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务院法制办在相关通知中列举了社会各方面提出修改意见的方式,截止日期为2016年3月25日。
(原标题:《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