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思维导图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以为你会等我 浏览量:02023-03-05 07:45:3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思维导图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无效的,会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的后果有侵权民事责任、违法行政责任、犯罪刑事责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e62fa1f5bc104acb92392320b9963e1

思维导图大纲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会否有效,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否有效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引导消费行为是无效的。

1.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用的手段

夸大或隐瞒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质量、性能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

2.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

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误导消费者应以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识别能力为准。

3.经营者是否具有实施欺诈行为的主观方面

虽然法律、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构成欺诈行为必须具有主观故意。

二、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什么后果

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承担的后果有:

1.侵权民事责任

2.违法行政责任

合同欺诈行为的干扰使相对人的意思按照欺诈行为人设计的模式运行,相对人表达的意思实际上不是自己的意思,而是行为人的意思。

3.犯罪刑事责任

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属于民法和民法典调整范围,其承担的是一种民事责任。但合同中的欺诈行为如果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及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种性质时,行为人承担的就不只是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三、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能否撤销

以欺诈手段达成的合同能够撤销。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受欺诈方需要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及时行使其撤销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c248038eedd533c6e475027c13ca59f

Time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Time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Time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79f57b3989266ef90b1de2cc508a0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