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思维导图

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深知 浏览量:22023-03-09 19:21:5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思维导图

公司以微信发“红包”的方式把工资发给员工,但员工手机上无收到“红包”的记录。双方发生争议,请求仲裁。仲裁庭任认为公司对其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其未提交有力证据证明为员工发放过工资,故承担败诉后果。下面由树图网的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0e87c3118d1b70717fc13a8e7237fcc

思维导图大纲

用微信“红包”发工资 举证难致败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案情

李某到劳动仲裁部门状告某商贸公司拖欠其2015年3—5月份工资。商贸公司相关负责人领应诉通知书时告诉仲裁员:公司已经在微信上通过发放“红包”的形式,把工资发给李某了。该负责人在参加庭审时把手机拿给仲裁员看,只见在微信上确实给李某发放过一笔大额红包,但是李某的手机上无收到“红包”的记录。

仲裁

仲裁庭认为,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商贸公司对其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其未提交有力证据证明为李某发放过工资,故应承担败诉后果。

评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规定: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微信平台上的信息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在,也属于电子数据的一种。但是微信内容作为证据提交存在一定难度,第一是如何确认微信使用人的身份,现在我们使用的微信并未要求实名制,所以就存在微信的使用者是不是当事人本人的问题;第二是微信聊天内容作为证据使用的完整性,微信中有删除对话内容的功能,如果只是取其中的几句对话作为证据使用,也不能作为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述。目前对微信使用人身份的确认,缺乏明确的认证规则和专门的电子证据鉴定机构,而若不能确认微信使用者的身份就无法确认微信证据在案件上的关联性。

(责任编辑:小明)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一十六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商场节能降耗方案和措施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商场节能降耗方案和措施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商场节能降耗方案和措施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ae0e3054835f2d9c3705914a9037de4

中国早期的农村信用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早期的农村信用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早期的农村信用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00153c2d89336da0948027594856a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