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思维导图

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余生愿你常欢笑 浏览量:02023-03-10 02:03:4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思维导图

张荣德,一个在最基层的人民调解岗位上默默耕耘23载的老汉。他是全村苗族群众的主心骨、代言人。在当人民调解员的23年里,他成功调解了上千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23年间,他所在的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及治安案件,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导致矛盾激化或越级上访。全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在和他的交谈中,我们一次次被老人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而动容,也从他身上读懂了一份职业,读懂了一个红土高原上的奉献者。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aabd19063d5e9e947098837a2ca87e0

思维导图大纲

人民调解员张荣德 苗家山寨渡船人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老百姓有困难找到我,说明他心里有条过不去的河。我就要做那河里的渡船人,只要把他们渡过去,他们就好了。”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月望乡深沟村村委会的人民调解员张荣德,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来诠释他所从事的人民调解工作。

63岁的张荣德只上过6年小学,在他居住的苗族村寨算得上个“知识分子”,1983年还担任了村里的副村长。1986年,由于深沟村民之间经常发生各种矛盾,迫切需要一个有热心肠、办事公正的人站出来为村民化解各类纠纷。说到这样一个人,大伙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虽然是汉族、但在苗族村民中有很高威信的张荣德,都觉得他从事这项工作最为合适,所以乡里决定让他来承担人民调解工作。张荣德也就从副村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干起了人民调解工作。从1986年8月上任到至今,他一干就是23个年头,成为了“超期服役”的人民调解员。

“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要有一个好名声,就只能365天的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深沟村委会在马龙县算得上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地方,居住着248户1137个苗族村民。近几年,由于村里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土地、山林、赡养、婚姻等矛盾纠纷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为了不让矛盾激化,在这偏僻、落后的苗家山寨,张荣德经常奔波于各个村落,为大家化矛盾、解纠纷。不论白天黑夜、酷暑寒冬,不论路途远近、有无惊险,只要哪里有矛盾纠纷,他就会出现在哪里。

2006年10月,可乐村的男青年张某与小冲村的女青年徐某约定了婚期。没想到婚期将至,张某却提出了退婚,并和另一个女青年办理了结婚手续。未婚夫变心的这一消息对于徐某宛如晴天霹雳,绝望的她想到了自杀,就把农药一股脑的喝了下去,急匆匆的就往张某家赶。在赶去的路上药力发作昏死过去,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此,两个村上百个村民都出动了,女方家讨要说法、男方家不甘示弱,他们提着镰刀、扁担、棍棒,互不相让,一场流血事件一触即发。关键时刻,张荣德闻讯冲到了现场,站到两伙即将开战的村民中间,“你们这样做是会再死人的!我们不能加剧矛盾了,什么事都可以坐下来说嘛。”在张荣德的极力劝说下,两家人同意在他主持下进行调解。

虽然双方同意调解,但调解地点都不愿意在对方村子。什么样的办法,能使双方都满意又使矛盾不激化、不过夜?张荣德想出来一条妙计,地点选择在两村交界的一座小桥上进行调解,调解之前还宣布了两条纪律:一方说话另一方不能插话;不能说侮辱性的语言。他的气势镇住了原本还在叫嚷的两伙人。“双方都要退让一步,要拿出诚意来才能把这件事处理好,要换位思考。”张荣德一边劝说双方要妥善处理好后事,一边拿着笔和调解协议书,只要双方同意一条,就赶快记下来,调解协议书上都留下了他的斑斑汗迹。调解工作从中午11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6点多钟,每提出一个要求,双方都要进行多次争论,经过反复磋商才能达成共识。在这次历时7个多小时的调解中,张荣德顶着炎炎烈日,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吃上一口饭,腿脚都站到发麻,而他仍然坚持“不厌其烦”的劝说,终于使事情圆满解决,制止了这场几乎流血的事件。

像这样经过张荣德耐心细致而调解成功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为老人的赡养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兄弟,是他多次登门劝和,以案说法、化解积怨;一家农户捡到别家走丢的羊只而不还,是他冒着风雨,讲道理、摆事实,使丢失的羊只物归原主;一位游手好闲、酗酒生事的苗族青年,是他循循善诱的教导,使浪子回头……他常说:“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要有一个好名声,就只能365天的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就是要苦得、饿得、走得和忍得,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调解工作,也才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这份职责。”

有人说张荣德“很傻”,为了成功调解一起跨地区的矛盾,自费到宣威、会泽等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远的地方去调解;有人说张荣德“执着”,在方圆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尽管最远的路程一个来回需要走20多公里,他仍然坚持徒步而行;还有人说张荣德“好欺负”,面对情绪激动当事人的恶言讽刺,他不发火,还心平气和的为他调解。许多人对他的这些做法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他却有自己的一套说法,“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调解员,就是要苦得、饿得、走得和忍得,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调解工作,也才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这份职责。”

说到张荣德,月望乡司法所长张关云有说不完的话,“老张工作做得很细,经常到各家各户走访,哪个时候牲口容易被偷,他要交待;哪家子女不孝顺老人,他要说教;哪家门口的小马车摆放不顺、街边的牛屎马粪不清理干净,他要管到,成了远近闻名的大管家。”

05年的一天,黄土坡村的苗族韩某和从外地来承包酒坊的周某,因占用土地发生纠纷,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韩某扬言谁敢过界半步就和谁拼命。为了不让矛盾激化,连续多天高烧近39度的张荣德,拖着带病的身体,徒步4公里山路,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晓之利害、动之以情,终于使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了字。疲惫的张荣德在返回的路上几次感到头晕目眩,突然他看见远处几个青年人用担架抬着一个村妇匆忙地在小路上奔跑,多年的经验让他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当他知道是因为夫妻吵架而服毒自杀,正赶往医院抢救时,他全然忘记身体的虚弱,又赶到医院帮着料理后事,做娘家人的工作,直到晚上8点多钟事态平息后,才乘着夜色赶回家。而此时的张荣德,已经被烧得面红耳赤,累得说不出一句话……

正是因为张荣德有着调解不成功不罢休的精神,自2004年月望乡司法所对人民调解员实行责任制考核以来,他连续5年拿到第一。面对取得的成绩,张荣德显得很淡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老百姓找我们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他们把希望寄托给我们,寄托于法律,让双方都满意,是我们的责任。”

“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就不容易出现被偷、被盗的现象,村里的社会治安就会好起来,调解工作也就减少了。”

“只要有难处我们都会去找他,他总是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下来,在我印象中找他调解的事就没有调解不成的。”曾经在张荣德调处下成功化解打架纠纷的赵家庄村苗族村民杨赢对他十分佩服,“老张办事很公道,不讲兄弟族类,不分内姓外姓。他办事我们苗族信得过,和他就像一家人,在我们心中老张很有安全感。”

村里人已经了习惯“有事找老张”。有两家人因土地被占用而发生纠纷,多方协调不成,他们找张荣德;猝死苗族村头的流浪汉,无人愿意埋葬,村民们找张荣德;长期不和的一对夫妻,想要好好过日子,化解与对方的隔阂,夫妻俩找张荣德……不论是村里的麻烦事,还是小猪小狗失踪这样的琐事,村民们只要有难处,都会登门找他。因为村民们知道,张荣德在调解家庭婚姻纠纷中,既讲政策法律,又讲当地良俗,法、理、情三管齐下,一件件难断的家庭琐事经他调处都会成功化解,一桩桩即将破裂的婚姻经他劝说都会破镜重圆。

张荣德身上随时装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村子里的各种情况,凡是重要事件他都记录在案。苗族村里的大事小事他能如数家珍,就连村民的家门从哪边开,地里种了什么庄稼他都一清二楚,村民们都说他是深沟村的“活地图”。要是到了苗寨,他在哪走累了就在哪歇脚、在哪饿了就在哪家吃、在哪调解晚了就在哪里住,他们之间不分彼此,成为亲如一家的好兄弟。

在村里,张荣德不仅承担着人民调解的任务,他还是一名法制宣传员。为了加强苗族村民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他经常到各家各户宣传法律,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并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和晚上的时间,用乡村广播、法制讲座等形式讲解法律,真正实现了法律与苗族村民“零距离”接触。为了不让邪教传入苗族山寨这块净土,张荣德还把当地有威望、群众信任、法律意识强的农户设立为“法制宣传中心户”,定期组织大家进行法律学习,为他们提供普法宣传资料,使苗族村民即可就近学法,又成为集中宣传法律知识的“小课堂”。对于法制宣传,张荣德有独特的见解。“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就不容易出现被偷、被盗的现象,村里的社会治安就会好起来,调解的工作也就减少了。”

23年间,张荣德深入农村讲授法律法规1200余场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参与部门宣传专业法规8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000多人。也正是有了他的辛勤工作,深沟村苗族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村里的治安、风气大为好转,从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民族矛盾而引发的纠纷,深沟村也早在1991年就被中国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

“之所以还在干,一个是村民看得起我,对我信任,另一个是我喜欢这项事业,只要大家需要我,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张荣德的调解工作并不孤单,他执着的精神也感染了他的老伴儿王美娥,在张荣德调解矛盾的时候,她会时常陪伴左右。天天看着自己的丈夫为村民调解矛盾,时间久了,王美娥受到熏陶,从丈夫身上也学到了很多调解的方法,所以在调解邻里矛盾,特别是遇到妇女之间的矛盾,王美娥还会和丈夫一起参加调解。有些矛盾,还只能王美娥出马才能调解得下来,可以说他们是“夫唱妇随”,王美娥也成了名誉的“人民调解员”。王美娥说:“老张有时会深夜外出调解,这个年纪一个人走山路我不放心,所以我会和他做个伴。他是为村民做好事,我会永远陪着他。”

张荣德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不是为了名和利,有20年的时间,乡里每个月给他的“工资”才70块,到2006考虑到工作非常辛苦才增加到一个月300块。这么点补贴能干什么呢?其实只够他买电池和一些简单的办公用品。由于张荣德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家里的生活主要还是靠老伴儿种地、养猪和养鸡来维持,他有空才会来帮帮忙。张荣德有两个儿子,老大张恩洪是一名中学教师,老二张恩福是一名镇农村合作基金会会计,在1998年因到农户家回收拖欠2年多的一万元尾款,被残忍的歹徒用铁锤连砸后脑五锤,失血过多再也没有醒过来。事后,民政部和省政府追认张恩福为烈士。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张荣德强忍泪水,不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一丝的难过,还不停的安慰家人。那段痛心的日子里,张荣德没有停止调解的脚步,他把老年丧子的悲痛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仍然坚持去帮村民排解家长里短的纠纷。只有等到一天工作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拿上儿子的照片,独自一人静静地回味着与儿子欢乐的情景。

看着张荣德这个年纪还奔波于各个村寨,家里人心疼的劝他别干了,希望他能够安享晚年。张荣德说出了深埋心底的话。“我年纪大了,也想过不干人民调解工作。之所以还在干,一个是村民看得起我,对我信任,另一个是我喜欢这项事业,只要大家需要我,我愿意一直干下去。”

在张荣德当人民调解员的23年里,成功调解了上千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以上。23年间,深沟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及治安案件,没有一起因调解不当而导致矛盾激化或越级上访,没有一起矛盾纠纷移交上级部门。张荣德的人民调解工作仍在继续,面对一件件似小实大的民间纠纷,面对一桩桩令人胆颤的突发事件,他还会冲在最前面,永远做一个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渡船人”。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张淑君超声报告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张淑君超声报告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张淑君超声报告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265b2c2688a86be42bce988cac3d778

在几十年艰难而辉煌的战斗生涯中,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在几十年艰难而辉煌的战斗生涯中,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在几十年艰难而辉煌的战斗生涯中,毛泽东同志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64989f601b76f998d22ab17e26d6a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