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思维导图

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泪尽 浏览量:32023-03-16 05:01:4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思维导图

导读: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刑法是司考的重点科目,一定要予以充分重视。基础阶段是了解司考出题特点和夯实基础知识的阶段,因此在本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建议你以了解学科知识体系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为主,充分运用教材,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框架。法律教育网小编整理汇总了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的重点内容,作为大家刑法分则复习的参考资料。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dc13dfa41b05390524935bfa874738c

思维导图大纲

司法考试刑法必考点之犯罪故意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精彩推荐

2012司考量刑真题考点:自首和立功

2012年司考量刑真题考点:缓刑和减刑

2012司考量刑真题考点:累犯

2012司考共同犯罪真题考点解析:成立条件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故意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认识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所认识到的结果与所希望或者放任的结果必须是相同的。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1.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的内容主要是对行为结果的认识,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危害结果,包括明知危害结果必然发生与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两种情况(前者如行为人将他人从十几层的高楼猛力推下,他明知自己的行为必定致他人死亡;后者如行为人想枪杀他人,但枪法不准,又没办法接近,只好在远距离开枪射杀,行为人明知开枪可能打死他人,也可能打不死他人)。某些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如盗窃枪支罪,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盗窃的对象是枪支。通说认为,故意的成立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即只要求行为人明知其行为及行为结果的危害性,而不要求他认识到其行为是被法律所禁止的。(2)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希望是指行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去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所直接追求的目的。

2.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与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区别在于:直接故意既可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间接故意只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如果行为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会发生危害结果,就不可能成立间接故意,只能成立直接故意。(2)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放任是对危害结果的一种听之任之态度。即行为人为了追求一定的目的而实施一定行为时,明知该行为可能发生某种危害结果,但仍然实施该行为。行为人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不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结果发生,而是听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为实现某一个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丈夫为了杀妻,在妻子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孩子可能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放任孩子的死亡。第二,为实现一个非犯罪的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狩猎人为了击中猎物,对正在猎物旁边割草的小孩可能被击中不管不顾,结果一枪打出,击中小孩。第三,并非明确追求具体后果,而是在瞬间的情绪冲动中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例如,聚众斗殴中有的人临时起意,拔刀就捅人,对死亡结果有预见,但谈不上明确希望死亡的发生,而只是抱放任的态度。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除了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上的区别以外,对犯罪的成立是否要求危害结果的发生也不同。对直接故意来说,只要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客观上有相应的行为,即构成特定的故意犯罪,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对间接故意来说,只有发生了特定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的犯罪。例如,在开枪打猎而放任杀伤附近的小孩情况下,未射中小孩不构成间接故意的杀人罪或伤害罪。

对犯罪故意的认定,除了上述种类和特征之外,尤其要注意的是:在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情况下,判断行为人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关键在于考察行为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如果行为人采取积极行为努力促成危害结果发生的,就是直接故意,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放任不管,依然实行原来所计划的行为的,就是间接故意。

例解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答案]B.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01bc969dc4effe6a3ed46704da4689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9b3785948504bfe1a5bd431d0e7b1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