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浏览量:162022-07-16 14:41:42
已被使用4次
查看详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

介绍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事件原因、发展历程及影响评价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7b002c36b1aa79361941d3de5720b5e

思维导图大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概况

①科举制就是用分科号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②科举制创始于隋,完善于唐强化于明,废止于清,历经1300余年

③科举制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深受科举的影响

发展历程

诞生于隋朝

①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③意义: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完善于唐朝

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①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考试第一名称状元

②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强化于明朝

明朝科举采用八股取士

目的

为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内容

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形式

八股文(八股文特点:文体必须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危害

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废止于清朝

清朝科举考试制更趋倡化,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张之洞等人奏请朝廷停止科举制度,清政府迫于形势,拟订清朝《奏定学堂章程》,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影响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人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评价

①科举制的实行,为读书人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统治基础,繁荣了文化

②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科举考试的内容被限制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文化,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科举制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d0738ea598e1d798d35c77cb8c410bf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演变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演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演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fd5e6d469f5bd2fed97445630bee2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