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

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JOJO 浏览量:232022-08-10 16:52:4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组诗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c19c82ad9638ce3028f85ce4409d6c7

思维导图大纲

高二语文上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品原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作者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第二部分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才写到昭君本人

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地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这句诗就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第三部分

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

画图句承前第三句,环佩句承前第四句。画图句是说,由于汉元帝的昏庸,对后妃宫人们,只看图画不看人,把她们的命运完全交给画工们来摆布。省识,是略识之意。说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就是根本不识昭君,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

第四部分

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主旨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爱国之情

词句注释

荆门

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离开。紫台:汉宫,紫宫,宫廷。朔漠:北方大沙漠

略。一说意为曾经。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佩

妇女佩戴的玉饰,此处借指美女(王昭君)。一作“环珮”。夜月魂:一作“月夜魂”

胡语

胡音

怨恨曲中论(lún)

乐曲中诉说着昭君的哀怨

白话译文

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连绵不断,如向荆门奔去一般,王昭君生长的山村还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最后只留荒郊上的一座孤坟对着黄昏 糊涂的君王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五、I/O管理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五、I/O管理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五、I/O管理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a07aa4d05f6c6f123837b7235ac7021

第五章 PN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五章 PN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五章 PN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5010d0822262310002cd4841cc340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