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JOJO 浏览量:62022-08-11 09:18:0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b088f2179ea6c9e2368f7e96298c6d6

思维导图大纲

高二语文上册《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字词注释

梁惠王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河内

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好战

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兵刃既接

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兵,兵器、武器。既,已经。接,接触,交锋

数罟不入洿池

这是为了防止破坏鱼的生长和繁殖。数,cù,密。罟,gǔ,网。洿,wū,深

王道

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与当时诸侯奉行的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相对

未之有

未有之。之,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亡。而当时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

因此,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是“尽心焉耳”,尽心的论据是自己赈灾救民,且邻国之政,无如寡人用心,结果是“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因此提出疑问

通过分析,在梁惠王提出疑问的过程中已将自己“民不加多”的原因揭示出来了,因此孟子小试牛刀就解决了问题

第二部分

孟子采用了他善用的“引君入瓮”的论辩方式,分析了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跳进了孟子设的圈套,承认了自己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都是没能实行仁政。因此,不能希望民之加多

第三部分

论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径——实行仁政

基本途径

不违农时、发展生产、解决百姓吃穿问题

根本途径

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而解决精神文明问题

应持的正确态度

不要归罪年成,要有具体的措施实行仁政。这样,天下的百姓就到你这里来了

主旨

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得思想,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宁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景观叙事研究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宁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景观叙事研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宁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景观叙事研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46bcbd4cf7ac11bcb9703993d16585d

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教育传承机制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教育传承机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与教育传承机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6dd074e5f92023ccf013ee4f7c837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