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历史西汉与东汉知识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历史西汉与东汉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历史西汉与东汉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aa8511620d3c607c605a3c05f81a89e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历史西汉与东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称为西汉,定都长安。刘邦是汉高祖。
2、汉初面临的问题:
(1)汉初的社会状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社会十分贫困,经济萧条。 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秦末农民战争、楚汉之争)。 (2)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首要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
将奴婢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轻徭薄赋
3、影响:
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得以稳定。
三、文景之治:
1、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1)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2)减轻刑罚: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3)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2、表现
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即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钱粮充盈。
四、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1)秦亡原因: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2)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3)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一、政治措施
1、背景: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地方上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推恩令”与分封制的区别:
汉是减少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西周是给诸侯分封土地,加强诸侯实力,分散中央权力。
二、思想文化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经济:
统一铸造货币,盐铁专卖
四、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
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一、建立:刘秀称帝
1、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夺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兴盛;光武中兴
1、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①释放奴婢; 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③合并郡县,裁减冗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2、影响:
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衰落: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东汉中期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临朝;
2、特点: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
3、影响:动摇了东汉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四、打击:黄巾起义
1、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腐败,灾荒连年,社会动荡。
2、概括: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
3、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4、规模:人数多,地域广,时间长。
5、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是东汉衰亡的直接原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历史中国历史新中国成立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历史中国历史新中国成立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60f66e6b52d4c1f11916de75070227e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历史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科技与交通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历史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科技与交通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c4051107a3aaf86ccaa32fc7b43d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