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中有关全民族抗战的思维导图,包括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内容、敌后战场的开辟(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作用、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必修一全民族抗战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必修一全民族抗战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de2fca78a5efbd9f9bc22f096fd2c99
历史必修一全民族抗战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937年8月
淞沪会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企图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
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历时近一个月,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1938年1月至5月
徐州会战
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年6月至10月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1年12月
第三次 长沙会战
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
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背景
国民党内部分人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中共党内部分人存在轻视游击战的倾向
内容
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
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背景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法
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
意义
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①配合正面战场,消灭了大量日军
②打击了日军的“速决战”,使战局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战”发展
③迫使日本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使日军疲于奔命
④有利于增强抗日力量,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较积极地进行了抗战
②中国“以空间换时间”,击破了日本“速决战”的战略企图,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持久战”
③鼓舞了民心士气
④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游击战
⑤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争取了国际的同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