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16735848 浏览量:12022-10-12 17:17:0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之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1a62d2e8adc83fe559aed7a6aea1db

思维导图大纲

初一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框架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二单元 夏周商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春秋后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都有所发展。

商业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

知识点二 王室衰微

分封制的瓦解

春秋时期,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郡,县,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封制逐渐瓦解。

周王室衰微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在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诸侯崛起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知识点三 诸侯争霸

原因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互相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状况

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项征战,争夺霸主地位。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结果

在春秋争霸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与此同时,中原“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七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知识点一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诸侯国中,秦,赵,魏,韩,楚,燕,齐

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已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而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图扩展疆域。当时战争规模很大,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都是发上在这一时期。

知识点二 商鞅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具体内容: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政治上:

① 确定县制,由国君直接排官吏治理,从而奠定了现在县级的划分。

②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③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④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

⑤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私有。

⑥ 鼓励耕织(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可免除徭役。

⑦ 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授予爵位并奖励土地。

商鞅变法的意义(影响)

经过变法,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加,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的基础。

知识点三 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256年

修建者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点

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组成

都江堰渠首和灌溉网,渠首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

影响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称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第二章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二章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二章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e6c272a2871dc63f9591cff3fc92a14

销售订单下单交付过程优化梳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销售订单下单交付过程优化梳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销售订单下单交付过程优化梳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d20dbe621fa2100ae711f4a1a3b9b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