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回到豫章亲眼目睹了新征士兵出征前妻儿老小呼天抢地的悲怆场面后,借乐府旧题写下的诗篇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豫章行》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豫章行》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1a15db3ee1cf043d4e667a3e27fefd2
古诗《豫章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发成斑
北风吹着胡马占据着汝州的鲁阳关。吴越新征集的兵马冒着鄱阳湖上的大雪,要西上征讨胡虏。吴地的官军在上辽津渡水,黄云惨淡
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白马绕着旌旗,悲鸣追逐。白杨为之萧索,秋月为之惨淡,早早地落入了豫章山中
生于太平盛世,素不惯于与胡人打仗,但为了尽忠报主,扫灭敌顽,不惜战斗牺牲。其精诚可感,金石为开,岂能惧怕艰险?楼船像长鲸一样在水中飞驰,波涛汹涌,激荡着落星湾。我这一曲悲歌,就暂停到这里,再奏下去的话,三军将士的头发都要白了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安史军内部的自相残杀已使军力大不如前,但他们在中原-带仍十分猖獗。为了彻底平息叛乱,当时的东南人民仍然要不得已地送其子弟应征入伍,开赴前线
连年的战争,人民已精疲力尽,几到无丁可征的地步。李白在这一年回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亲眼目睹了新征士兵出征前妻儿老小呼天抢地的悲怆场面,他百感交集,写下了这一名篇《豫章行》
第一部分
诗开始四句,诗人概写了当时的战局
真实地道出了当时的战局形势和诗人对此难以隐藏的忧虑,暗示出未来的牺牲是巨大的。这一感情上的转折正是下文的引出和过渡
第二部分
以下八句里,诗人把满腹的哀怨和悲苦都倾注在别离场景的抒写上,这是诗人感情的一个方面
先写人,再写马,后写树,表面上步步退,实际上收到了步步深入的效果,构成一幅目不忍睹的悲惨画面,奏出一曲耳不忍闻的凄凉乐章,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苦难中的人民深切的同情
第三部分
下面六句表达了诗人感情的另一面:即对多灾多难的祖国赤诚之心和深情的爱恋
可见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还表达出了人民毅然从军平叛的热切心情和巨大的承受力
第四部分
最后四句总括全诗
全诗在凄惨、悲凉的气氛中结束
他一方面对战乱给百姓造成的苦难深表同情,一洒忧民之泪;另一方面他又鼓励征人顾全大局,支持平叛战争,大抒忧国之情
“胡风”句
一作“燕人攒赤月”。胡风:北风。代马:代地(今山西东北与河北蔚县一带)所产的良马。此指胡马
鲁阳关
战国时称鲁关,汉称鲁阳,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传说鲁阳挥戈,日为之返之二舍,即此也
呼天
指向天喊叫以求助。形容极端痛苦
“白杨”二句
古辞《豫章行》:“白杨初生时,乃在豫章山。”豫章山,泛指在豫章郡内之山
凶顽
凶暴愚顽。亦指凶暴愚顽的人
楼船
有楼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战船。亦代指水军
休明人
太平盛世时期的人。休明:美好清明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荆门浮舟望蜀江》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荆门浮舟望蜀江》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2ee6b297ae2b26983db5e8c8b960241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诗《登峨眉山》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诗《登峨眉山》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8be74cda638a1a975da7a75fb50dc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