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伤寒论》探讨咽痛证简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结合《伤寒论》探讨咽痛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结合《伤寒论》探讨咽痛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d18ac78b7ed384dc1110d55718de494
结合《伤寒论》探讨咽痛证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张佳娜 郭凯欣
广州医科大学 2022 级中西医临床医学 1 班
喉
寒
咽痛可在疾病的不同传变阶段,或为主证,或为兼证,其病因病机、治法治则也因证而异。现结合《伤寒论》条文以及部分学者对六经咽痛的认识,来探讨咽痛证与六经的关系,以及仲景对于咽痛证的治则用方。
咽痛,根据王明[1]对《黄帝内经》中“痹”字含义的阐释——疼痛、麻木可明确,咽痛归属于中医学“喉痹”范畴,属于广义之痹证。颜童旭[2]指出,自《黄帝内经》之后,“痹”字的定义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在《伤寒论》中“痹”指麻木不仁,无疼痛之义,故张仲景在此书中将咽痛与喉痹分开论述。
以六经辨咽痛
《喉科指掌》 提出:“夫咽喉者,左为咽,右为喉。咽属胃,喉属肺,乃一身之总要,百节之关防,呼吸出入之所也”。但历来中医文献,往往是将咽与喉一同论述,临床上也极少分开。咽喉处腠理薄弱而脉络充盈,卫气稀而营气足,营阴易于受邪[3]。而六经皆经循于咽喉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外,其余经脉都直接通达于咽喉[4,5]。故六经皆可致咽痛。
太阳咽痛
《伤寒论》第140条:“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着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成则己认为,咽痛是病邪由太阳传入少阴所致[6,7]。清代秦之桢则做出解释,“太阳表寒未散,内搏咽喉而必痛,故用半夏桂枝汤,散太阳表寒”,半夏桂枝汤即半夏散及汤;并提出“然太阳症,有表寒外束里热,亦有咽痛······以法论之,若无汗恶寒,脉浮紧者,太阳表证为重,宜先散表······然后清热”[8]。故太阳咽痛多为邪闭体内,循经致咽所致。
少阳咽痛
少阳经是本火标阳之经,多从火化[9],又走上挟咽,故少阳咽痛多为火邪上炎,灼伤致痛。《伤寒论》中未提及。
阳明咽痛
《伤寒论》第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亦不痛”。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做出解释:“其热兼弥漫于胸中,胸中属太阳当为阳明病连太阳,上熏肺脏,所以作咳,更因咳而其热上窜,所以咽痛。”成无己[6]则认为咽痛是因咽为胃所系,胃气上逆,咳而伤咽所致。曹颖甫则指出此为阳明胃热而胆火上逆冲肺导致咽痛,须引热下行以清其火,宜大黄黄连黄芩汤[8,10]。
太阴咽痛
太阴咽痛在《伤寒论》中未提及。陈宝山指出,手太阴咽痛多为风热犯肺,热邪循经至肺之门户——咽喉所致,足太阴咽痛则为火邪伏于脾经上扰所致[8]。
少阴咽痛
少阴心肾两经皆循行于咽喉,与咽喉联系密切。《伤寒论》中论述少阴咽痛最为多,阳热者有四,阴寒者有二,设有六方,一方为回阳救逆,二方为滋阴润燥,三方为化郁散结。少阴咽痛病机复杂多样,具体将在后文辨析。
厥阴咽痛
《伤寒论》第334条:“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利必不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其喉不痹”。郑冉[6]指出,利止而汗出,是因厥阴病寒厥复阳太过,但未必会出现咽痛,阳气上冲方致咽痛,下迫则利脓血。其认为咽痛为病欲解之象。《伤寒论》第37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仲景以麻黄升麻汤治邪入厥阴而泄利不止[9]。
治咽痛独取少阴
《伤寒论》中共二十一条条文与咽喉病证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是[咽干](" \l "sect10" \o "病证名。为咽喉及全身疾病常伴之症状之一…)、[咽痛](" \l "sect820" \o "证名。指咽部疼痛。因实热上攻或虚火上炎…),其次是[咽喉](" \l "sect990" \o "人体部位名。①单指口咽部。《灵枢·忧恚…)噎、咽生疮、[气上](" \l "sect320" \o "病证名。气逆冲上。九气之一。《素问·举…)冲[咽喉](" \l "sect990" \o "人体部位名。①单指口咽部。《灵枢·忧恚…)[11]。《伤寒论》六经之中,除太阴经外,其余五经均可见咽部不适:如第40条太阳经的“噎”、第263条少阳经的“咽干”、第221条阳明经的“咽燥”、第312条少阴经的“咽中伤”、厥阴经的“喉痹”。条文中出现咽痛的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为何仲景会提出“治咽痛独取少阴”?
归经属脏
六经皆循行于咽喉部,少阴并不占优。《重楼玉钥·喉科总论》载:“喉……乃肺之系”,“咽者……为胃之系”,看似也与少阴经关联不大。然而,《灵枢·经脉篇》指出 “肾足少阴之脉…… 循喉咙,挟舌本……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可见少阴病对咽喉影响较大[12]。干祖望[13]也指出:咽喉的属脏,基本上五脏俱全,其归经更为复杂,在临床上应用当“固定安排,灵活运用”。
生理功能
《灵枢·胀论》曰:“咽喉小肠者,传送也。”《灵枢·忧恚无言篇》谓:“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咽喉是饮食空气的必经之途,亦是机体内外的交界。无论是内感,还是外邪都易引起咽喉问题。而《灵枢·根结》有言:“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少阴为阴阳、出入之枢纽。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来联系,便也能理解仲景为何独独将少阴与咽痛相关联。
病因病机
虽有四经出现咽痛,但属少阴咽痛最为复杂,病机多样,有阴虚火扰之咽痛,有少阴客热之咽痛,有痰热郁结之咽痛,有汗出亡阳之咽痛,有痰湿阻滞之咽痛。李泽明[14]指出,这是因为少阴经脉循行与咽喉密切相关,且咽喉为少阴枢纽,所以少阴病易出现咽喉问题。
治法治则
少阴是心肾水火两脏,病至少阴,多由气血阴阳不足,病以虚为主。因此,少阴禁用汗、吐、下,唯兼表者不禁汗,里实者不忌下,客寒在上者当吐,为少阴之变法。咽痛则与下后汗后伤阴、热邪客于咽喉、阳气上冲有密切联系。那么咽痛证在治法治则方面,与少阴病禁汗、吐、下的治禁契合。
少阴阳虚咽痛——四逆汤
《伤寒论》283 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脉寸关尺都紧,反而汗出的病人,是亡阳证。这属于少阴病,病人之后应该出现咽痛并且呕吐或拉肚子。阴寒过盛,阳气虚衰,汗出亡阳,又因手少阴脉上挟咽,足少阴脉循喉咙,虚阳上扰于喉咙,其痛特点应为干痛,局部无红肿,应伴随恶寒,肢冷,腰膝酸软,泄泻,舌质淡、苔白滑等虚寒症状[14],即咽痛伴少阴寒痛证,治法应回阳救逆,健脾补肾,如四逆汤类方剂,周禹载曰:“脉至阴阳俱紧,阴寒极矣。寒邪入里,岂能有汗,乃反汗出者,则是真阳素亏,无阳已固其外,遂致腠理疏泄,不发热而汗自出也。此属少阴,正用四逆急温之时,庶真阳骤回,里证不作。”[15]
少阴阴虚咽痛——猪肤汤
《伤寒论》310 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此条文之证均为少阴阴虚,虚火上炎导致。下利伤阴,阴虚津亏,虚火上炎,胸中经气不利,气滞继而胸满,虚火循经而上,热扰心神则心烦,上扰咽喉则咽痛。咽痛痛不严重,红肿不明显。因为证以阴虚为主,苦能清泻,少阴病禁吐、下,所以不能用苦寒药。相较而言,猪肤汤滋阴润燥,因此也被张仲景用在此条中,以猪肤(去掉内层肥白的猪肉皮)甘寒,白蜜甘凉,白粉甘平,这三味药材都能润燥清热补虚,润燥则治疗咽痛,清热则去除烦满,补虚则止下利。所以猪肤汤在此条中更为适宜。
少阴客热咽痛——甘草汤或桔梗汤
《伤寒论》311条:“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少阴经循喉咙,客热中于少阴经脉,故发咽痛,属于少阴表证。咽部只有轻微红肿疼痛。甘草甘,平,无毒,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此条甘草汤中主要涉及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如果单甘草汤没有足够的效果,是因为火郁于内,肺气失宣。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为“舟楫之剂”。因此加桔梗,取其功效,宣肺利咽。方有执曰:“……桔梗苦辛而任舟楫,故能主治咽伤。所以微则与甘草,甚则加桔梗也。”[16]
少阴痰火咽痛——苦酒汤
《伤寒论》312条云:“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 音。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由条文可以看出, 此时咽部症状较前一条为重,除咽痛外,咽部发生 溃烂、红肿,咽部功能受损,有阻塞感,言语不能, 可伴发热,舌红苔见黄腻而干。由症状可看出,属于痰火郁结,气机不利。苦酒汤清热涤痰,敛疮消肿,故适合用在此条。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鸡子黄滋阴润燥,养血息风。苦酒散瘀止血,敛疮生肌。治疗时再加上少量含咽,使,使药物附着于咽部时间更长。
少阴痰阻咽痛——半夏散及汤
《伤寒论》313 条:“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第 313 条条文症状描述不多,病症 看似较轻,实为风寒客于少阴经脉,并兼痰湿阻络,其咽痛的特点为全咽部疼痛,无红无肿,喉间呈淡红色, 并有痰涎缠于咽中,声音嘶破,兼见舌淡苔白,脉 浮紧而口不渴。半夏散及汤由半 夏、桂枝、甘草组成。半夏、桂枝味辛,散少阴寒邪, 半夏化痰,甘草缓急止痛,又因无风寒郁闭不用桂枝,无痰湿阻滞不用半夏。半夏散及汤在此条中主要是散风,化痰湿,以治寒性咽痛见长。
学习体会
咽痛一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遇上咽痛不可仅凭生活常识便断为有热。此外,咽喉分属胃肺,受二者之阴濡养以维持其正常状态与功能。这也是仲景在治疗少阴咽痛时,避开苦寒直折之法,用药以辛散宣畅、甘缓润养为主的原因
参考文献
王明,黄海波.《黄帝内经》“痹”字音义阐微[J].中医药文化,2011,6(05):52-54.DOI:10.16307/j.1673-6281.2011.05.017.
颜童旭,王明炯,肖长江.《伤寒论》咽痛与喉痹辨析[J].光明中医,2023,38(09):1655-1659
龙琼萍,刁军成.结合经典谈中医对咽痛的论治[J].江西中医药,2015,46(01):10-11.
王丹. 《黄帝内经》口齿咽喉病症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8.
蔡晓雯,张治楠,姚锃钰,等.《灵枢》循经“咽喉”十二经脉辨析[J].针灸临床杂志,2020,36(02):74-76.
郑冉,王根发,蒋小敏.《伤寒论》咽痛病因病机与特点探讨[J].江西中医药,2023,54(01):18-20.
雎世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学术思想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DOI:10.27138/d.cnki.ghuzc.2019.000016.
陈宝山,张光荣.咽痛的六经辨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6392-6394.
王培屹,尹勇.从伤寒与温病论治咽痛[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11):111-112.DOI:10.16808/j.cnki.issn1003-7705.2018.11.056.
曹颖甫.伤寒发微.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94
中医世家网.《伤寒论》中咽喉病诊治思想析[Z/OL].(2022-01-06).https://www.zhzyw.com/zycs/yaxd/151120162A5JE1KJD9KH62AF.html
李浩.试述《伤寒论》关于咽喉疾患的证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02):48-49.
干祖望.中医喉科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27.
李泽明,程绍民.浅析仲景论治少阴咽痛诸证[J].浙江中医杂志,2020,55(02):149-150.DOI:10.13633/j.cnki.zjtcm.2020.02.045.
[15] 谈博,操红缨.少阴病咽痛之方证考释[J].中华中医药学 刊,2007,25(2):372-373
[16] 谭梦佳.从《伤寒论》浅析张仲景对咽痛的论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8):6-8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骨料和海外双极驱动,一体化布局领跑行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骨料和海外双极驱动,一体化布局领跑行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b02aa55260be20b1cc2be8dc21730b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硕士研究生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硕士研究生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528b76142aa72db1ab54df9efe1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