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历史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思维导图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U968624851 浏览量:652024-06-07 22:54:44
已被使用10次
查看详情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思维导图

人教历史八下第五单元思维导图(2024)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00195ba99881d174a1af6665e6cbfe6

思维导图大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5钢铁长城

陆、海、空军的建设

陆军

建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发展: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较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海军

部队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中华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战队;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组成

装备建设

1970年研制出国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启用

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019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交接入列

空军

建立:20世纪50年代,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取得辉煌政绩

发展:早期主要从国外购买飞机;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国产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一批新型飞机(现代化)

特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买到仿制再到自主制造的过程

启示:军队建设要走自主创新,科技强军之路

导弹部队的发展

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作用: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重要作用(核威慑、核遏制、核反击)

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新时代强军之路

政治保证: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五大战区:2016年,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等五大战区

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

国防和部队改革成就: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我国国防不断强大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

党开国家的高度重视

我国经济的发展

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

青少年可以为建设强军之路做些什么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国防观念,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加强保卫国家安全的意志、技能和体魄

增强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创新意识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状况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提出和发展: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近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祖成的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

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基础

五十年代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

外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的支持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响应

内因

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老一辈外交官的艰苦努力

吸取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教训

17外交事业的发展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背景: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由台湾当局占领

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

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因

国内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际

亚非国家的支持(直接原因)

美国霸权地位衰落

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背景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中美建交的历程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中美关系缓和

1971年4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发《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中美建交的意义:促进了许多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全方位外交

时间:改革开放后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理念

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影响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启示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弱国无外交

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微环境检测与文物保护App的类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f9c0d5c416a59c0ed5fd8bbadfbde19

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法理基础的澄清与重构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法理基础的澄清与重构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基本权利私人间效力法理基础的澄清与重构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ad63fc1dad98e3c2c77c9f2ae803a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