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古代年龄称谓基本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代年龄称谓的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代年龄称谓的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144187692f75909913b8fac717e3e7
古代年龄称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
始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幼学:十岁
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及笄:年满15岁的女子
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又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孔子曰:“三十而立”
始室:三十岁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不惑:孔子曰:“四十而不惑”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从心之年:孔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
悬车之年:指70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鲐背:鲐: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上寿:百岁
期颐之年:指百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