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转录:从DNA到RNA思维导图

转录:从DNA到RNA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U329149362 浏览量:502023-04-02 19:50:25
已被使用4次
查看详情转录:从DNA到RNA思维导图

转录:从DNA到RNA知识梳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转录:从DNA到RNA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转录:从DNA到RNA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7fd5e75cdf9e4bd86f4170ea8859a5b

思维导图大纲

转录:从DNA到RNA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RNA概述

RNA的结构

碱基:A,U,G,C

多为单股多核苷酸链,局部可形成双链。

RNA分子比DNA小

RNA的分类

信使RNA(mRNA):信使RNA是蛋白合成的模板,它们按一定顺序通过3`,5`磷酸二脂键相连形成多核苷酸链。

转移RNA(tRNA):在多肽链的合成中起转运氨基酸的作用,可形成二级(三叶草结构,主要由四壁三环组成)和三级结构。

核糖体RNA(rRNA):rRNA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RNA的功能

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在蛋白质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参与转录后加工、编辑和修饰

对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核酶的发现表明RNA既是信息分子又是功能分子,生命的起源早期可能最先出现的是RNA。

转录的概述

RNA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

DNA复制时整个染色体拷贝产生相同于亲本DNA的子代DNA;转录不是细胞DNA全部转录,通常仅有个别基因或者某些基因被转录,即RNA的转录是有选择的 。

DNA复制时,两条互补链均可起模板作用,RNA转录时,在一个转录单位中,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起模板作用,而且在一个包含许多基因的双链DNA分子中,各个基因的有义链并不一定是同一条链。

DNA复制时,DNA聚合酶需要引物,RNA转录时,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

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I位于核仁中,转录产物是rRNA

RNA聚合酶II--位于核质中,转录产物是hnRNA(mRNA的前体)

RNA聚合酶III--位于核质中,转录产物是tRNA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两个α基--核心酶的组装及启动子识别

β亚基和β`亚基--与模板DNA、新生RNA链以及核苷酸底物结合

ω亚基--核心酶,功能未知

σ亚基--RNA的合成帮助转录起始

启动子与转录起始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原核生物的转录的启动子大部分位于-10位的TATA区和-35bpTTGACA这两段共同序列中。

真核生物的转录启动子大部分位于TATA区和CAAT区。

转录的基本过程

概述

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4种核苷酸三磷酸为原料

不需要引物参与,基本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模板识别

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序列,并与启动子DNA双链特异性结合的过程。

启动子是基因转录起始必需的上游顺式作用元件

转录起始

指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不需要引物

转录延伸

在解链区NTP不断添加到新生RNA链的3'-OH端,形成DNA-RNA杂合物

转录终止

RNA-DNA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

转录的抑制

嘌呤和嘧啶类似物

一些人工合成的碱基类似物,如5-氟尿嘧啶、6-氮尿嘧啶、6-巯基嘌呤等能够抑制和干扰DNA或RNA合成。

DNA模板功能抑制剂

放线菌素、烷化剂和嵌入染料能与DNA结合使其失去模板功能,进而抑制RNA转录。

放线菌素D具有抗菌和抗癌作用,是DNA模板功能的抑制物,可与DNA形成非共价复合物,抑制其作为模板的功能。

RNA聚合酶抑制剂

某些抗生素或化学药物,如利福霉素、利迪霉素和ɑ-鹅膏覃碱都是RNA聚合酶的抑制物。

病毒RNA复制酶,也称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负责RNA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在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自我复制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核生物的转录

RNA聚合酶

2个α、一个β、一个β’和一个ω亚基为核心酶,加上σ亚基为全酶,各亚基作用见表格3-2

启动子

组成

结合位点:起点上游10bp处(-10区:TATAA)

识别位点:-35区(TTGACA)

原核生物启动子中-10区与-35区的最佳间距

通常为16~19碱基对

细菌中常见两种启动子突变

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和结合

识别

氢键互补

结合

特定空间构象

RNA转录周期及其主要特点

转录起始

RNA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识别,聚合酶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封闭复合物

封闭复合物转变为开放复合物,聚合酶全酶所结合的DNA序列中一小段双链被解开

开放复合物与最初的两个NTP结合,并在两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后转变为三元复合物

三元复合物进入两条反应途径:流产式起始或正常延伸

新生RNA链的延伸

σ因子从转录复合物的RNA聚合酶全酶上脱落

RNA聚合酶离开启动子

核心酶沿模板DNA链移动使新生RNA链不断伸长

延伸RNA聚合酶同时具有合成和校对两种功能

焦磷酸编辑

水解编辑

RNA转录的终止

特殊信号—终止子

位点上游存在富含GC碱基的反向重复序列,转录产生的RNA易形成发夹结构

终止位点前方一段4~8A-T碱基序列,转录产物3’端寡聚U

RNA聚合酶终止转录的重要辅助因子

ρ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穷追模型)

转录及产物特征比较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转录过程比较

原核基因转录只有一种酶参与,而真核基因有三种酶,分别合成不同的RNA。

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编码序列,而真核基因转录产物含有大量内含子,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成熟RNA。

原核基因的转录产物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可直接作为翻译模板;真核基因转录产物需要剪接、修饰等转录后加工。

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同时空进行;真核细胞发生在不同时间、空间中。

原核生物mRNA特征

半衰期短

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

顺反子指只编码一个蛋白质的mRNA

无5'帽子结构,没有或只有较短的3'polyA结构

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

存在5'帽子结构

真核生物中以Ⅰ类帽子为主

帽子结构可能使mRNA免遭核酸酶的破坏

是核糖体识别mRNA的信号

有利于mRNA及其前体的剪接、转运和翻译等。

大多数有polyA尾

转录终止位点上游有保守序列AAUAAA是加尾信号

加polyA需要内切酶切掉3'端特定部位,再由polyA合成酶催化多腺苷酸反应。

多A尾是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必需的形式,提高了mRNA在细胞质中的稳定性。

应用于分子克隆:常用寡聚dT片段与多A配对,反转录出cDNA

几乎都是单顺反子

与原核mRNA相比,比较稳定

真核生物的转录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分类

RNA聚合酶Ⅰ:转录产物为45SRNA前体

RNA聚合酶Ⅱ:转录产物为mRNA前体分子

RNA聚合酶Ⅲ:转录产物为tRNA、5SrRNA、snRNA(核内小RNA)

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内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组成分析

3类RNA聚合酶所含亚基,见表3-5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结构

蟹爪形状

真核生物启动子

3种RNA聚合酶对应3种不同的启动子

Ⅱ类基因的启动子

核心元件

TATA box

只能确定转录起始位点和产生基础水平的转录

启始子(Inr)

上游启动子元件

CAAT box

GC box

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

转录调控因子

帮助RNA聚合酶特异性地结合到靶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子上并解开DNA双链

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IC

组成及功能见第七章PPT82页,或书上表3-6

增强子及其功能

增强子

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

特点

远距离效应

成环模型

无方向性

顺式调节

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

有组织特异性

相位性

有的可应答外部信号

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

真核生物RNA中的内含子

tRNA基因有内含子

位置相同,位于反密码子的下游

不同tRNA的内含子长度和序列各异,14-16bp

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处无保守序列

大多数rRNA没有内含子,有些有但是不转录

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剪接内含子的过程

tRNA核酸内切酶

RNA连接酶

3’端都要加CCA

tRNA核苷酸转移酶

核苷酸修饰

甲基化等

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切除5'端非编码的序列,生成41S中间产物

41S RNA被切割为两段,一段32S,含有28S rRNA和5.8S rRNA,另一段20S, 含有18S rRNA

32S RNA被剪切成28S rRNA和5.8S rRNA

20S RNA被剪切生成18S rRNA

真核生物mRNA的剪接

pre-mRNA剪接

前mRNA的内含子

多数细胞核mRNA前体中内含子的5'边界序列为GU,3'边界序列为AG

Chambon法则

内含子的两个末端并不存在同源或互补。连接点具有很短的保守序列,亦称边界序列。

除了边界序列外,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处的序列,内含子内部的部分序列也可能参与内含子的剪接。

RNA剪接中的两步转酯反应

RNA剪接是由两步转酯反应完成的,这两步转酯反应使得pre-mRNA中原有的某些磷酸二酯键断开,并形成一些新的磷酸二酯键。

转酯反应中,没有增加新的化学键,只是断开了两个磷酸二酯键,同时形成了两个新的磷酸二酯键。

剪接体与RNA剪接

剪接体是mRNA前体在剪接过程中组装形成的多组分复合物,是一种具有催化剪接反应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剪接体中的5种RNA(U1、U2、U4、U5和U6)统称为核小RNA(snRNA,100-300nt)

snRNP在剪接中的功能

识别5’剪接位点和分支点;

按需要把这两个位点集结到一起

催化或协助催化RNA的剪接和连接反应

剪接体的形成

U1snRNP以碱基互补的方式识别mRNA前体5’剪接点

U2snRNP识别并结合于分支点

U5snRNP识别并结合于内含子3’末端剪接位点

U4,U6也参与到剪接体中

mRNA前体与snRNP形成复合体——剪接体

RNA的可变剪接

可变剪接是指从一个mRNA前体中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组合)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异构体的过程,又称选择性剪接。选择性剪接使一个基因产生多个蛋白质产物。

选择性剪接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

选择性剪接是在RNA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之一

选择性剪接使生物表型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I 型自我剪接

I类内含子最先在原生动物四膜虫RNA的研究中发现,后来在细菌中也发现了这类内含子

I类内含子的剪接主要是转酯反应,首先是由一个游离的鸟苷或鸟苷酸的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5’端的磷酸二酯键,从上游切开RNA链。再由上游外显子的自由3’-OH作为亲核基团攻击内含子3’位核苷酸上的磷酸二酯键,使内含子被完全切开,上下游两个外显子通过新的磷酸二酯键相连

II 型自我剪接

II类内含子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rRNA基因中。

RNA编辑、再编码和化学修饰

RNA的编辑

RNA的编辑是mRNA前体的加工方式之一,通过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残基,使DNA所编码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是生物细胞内改变mRNA序列和蛋白质编码信息的重要途径。

RNA的再编码

有研究发现,mRNA在某些情况下不是以固定的方式被翻译,而可以改变原来的编码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翻译,科学上把RNA编码和读码方式的改变称为RNA的再编码。

RNA的化学修饰

除了RNA的编辑之外,有些RNA,特别是前体rRNA和tRNA,还可能有特异性化学修饰。

mRNA转运

真核mRNA一旦完成加帽、去除内含子和多腺苷酸化等加工成熟过程,就会通过核膜上的特殊结构---核孔复合体运出细胞核进入细胞质,作为模板翻译产生蛋白质。

核酶

核酶是指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剪切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RNA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反馈效应

RNA还是获得性遗传的分子基础

控制转录起始频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内含子自带催化活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帽子结构的功能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自由主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从使用角色定义,如何保证CRM发挥效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9aadde29ead2c9e74376dd84d1e480a

列奥纳多·达·芬奇生活及作品时间线(1452-1519)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列奥纳多·达·芬奇生活及作品时间线(1452-1519)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列奥纳多·达·芬奇生活及作品时间线(1452-1519)从凡人到天才的创造力密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652d52903adf656c440150b13c0a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