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政治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思维导图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上古男污神 浏览量:22023-04-04 18:45:1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思维导图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1eeda9d6cc8ae192db66bae563fd095

思维导图大纲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范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下面是树图网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1

《生活在民主国家》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在生活中感受民主政治氛围的能力,逐步形成民主习惯。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民主发展历程,知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和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3.4"增强公民意识"。

本框由"民主的足音"和"新型的民主"两目组成,通过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曲折历程,说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以此为基础,阐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制度保障。本框是从国家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民主。

三、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任务1:什么是民主

指导反馈:

[镜头回放]:九年级(1)班要推出五名品德之星,同学们热情地议论起来。

甲:班主任直接指定多省事啊!

乙:让咱们班五个小组长各推荐一名就行了。

丙:这得经过全班投票选举、民主产生。

[学生思考、交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公平、最被大家认可?说说理由。

[小结]:丙同学提出的民主投票评选方式最公平,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思想。

任务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是怎样的?

反馈指导:

[阅读教材]p31、32、33页的内容

[小组交流、讨论]

(1)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进行了哪些探索?

(2)这些探索的结果如何?

(3)中国人民探索民主的道路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结]: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艰难探索,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任务3:如何认识新型的民主

反馈指导:

[阅读材料]3则

材料1: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与构成

据统计,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980名,他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产生。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与十二届相比,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90%,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占代表总数的15.70%,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提高了0.15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1011名,占代表总数的33.93%,降低了0.95个百分点。由此看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保障了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

材料2:人大代表依法提出议案

依法提出议案,是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方面。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议案325件、建议7100多件。代表建议关注较多的话题主要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加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医疗、教育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材料3: 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立法机关,要对国家重大问题依法决策,而在决策之前需要听取各界意见。政治协商会议进行充分协商,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十二届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紧扣国家发展提出议案。经审查,立案23975件。截至2018年2月20日,99%的提案已经办复,大多数提案的建议得到采纳或正在落实。

[小组讨论]

(1)材料1、材料2说明了什么?

(2)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班选出一名小记者采访各组,就小组讨论的问题交流,小记者简单总结。

[小结]

(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可以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使决策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3)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基层群众自治等。

五、板书设计

生活在民主国家

1.民主的足音

(1)什么是民主

(2)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2.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

(2)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4)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2

共筑生命家园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理念,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的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明确绿色发展的意义,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责任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保护环境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本课内容是第六课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共建生态文明的共识与行为追求的体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合理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选择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学难点: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特点及现状,认识到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意识到我们需要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走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关系。从个人层面来说,学生愿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但缺乏从企业、社会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格局和高度。

四、教学过程

导入:【习近平金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提问:为什么要以"眼睛""生命"为喻来保护生态环境?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性

教师归纳:生态环境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眼睛",以"眼睛""生命"为切入点,形成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重要原则。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阅读与思考】

材料一:伦敦"杀人雾"事件

材料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

提问:"生命共同体"是指什么?

怎样才能打造出这样一个生命共同体?

2. 实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教师归纳:人类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阅读与感悟】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

提问:为什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如何处理生态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 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教师归纳: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探究与分享】

余村的致富道路

提问:请你比较一下,余村走过的两条致富道路有什么不同?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

4.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

(1)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教师归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探究与分享】

小河边该不该建造纸厂

提问:你怎么看待这件事,谈谈理由。

(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探究与分享】

低碳微行动

提问:请你续写低碳微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低碳微行动。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阅读与思考】

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探究与分享】

美丽的塞罕坝

提问: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又变回"林海绿洲"?

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历史使命。

本课小结

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因此,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一个必然选择。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3

维护祖国统一

一、教学目标

知道反对分裂的要求;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理解坚持"一国两制"才能实现祖国统一。了解九二共识,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通过收集材料了解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提高对"一国两制"意义的认识,能为实现全国统一建言献策。明确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充分认识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等方面,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第七课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是在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要建设的和谐国家,既包括民族团结,也包括国家统一。面对当前的形势,首先就是要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坚持"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国家实现统一,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开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框内容与第一框紧密相连,又共同为第八课进行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

维护国家统一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在之前"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公民义务"等内容的学习中都曾经涉及,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反分裂"和"一国两制"在教材中首次出现,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陌生,但是基于前面的学习,以及媒体对例如台湾问题的报道等,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同时因为学校一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必须维护国家统一,愿意看到祖国早日统一,反对分裂国家的言行。本框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统一对于国家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并为下册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一) 导语:中国人喜欢团圆,在中国历大一统的朝代都是被称颂的,也是各方面发展最快的时代,所以国家统一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追求。

(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2012年9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决定购买钓鱼岛并将其"国有化"。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这一无耻行径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2012年10月16日,中国军舰首次以距钓鱼岛80公里的最近距离驶过钓鱼岛。2012年12月12日,中国首次在钓鱼岛海空开展立体巡航,明确不退让态度。今年以来,中国舰船只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行动已经开展了18次,仅仅9月就已经达到了3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更多大吨位舰船的服役,中国海警将会以一种更加强大的面貌巡航在钓鱼岛海域,以向世人表明中国对于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中国在钓鱼岛巡航的目的是什么?

(2)在领土主权等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三)反馈指导

结合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和教材中的案例,学生能够体会感受中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四)小结

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钓鱼岛也好,南海也好,台湾、新疆、西藏也好,一切试图危害国家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必须坚决打击,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有维护国家利益,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

环节二:探究与分享

(1)从这些驻守边疆的战士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哪些优秀品质?

(2)"维护领土完整,是军人的职责,我们中学生做不了什么,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环节三:"一国两制"

(一)导语: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国家的统一首先是完成港澳台地区的回归与统一。

(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2016年香港GDP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20年间,港交所从一个区域性市场,变成了真正的国际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来这里投资内地资产:1997年底,只有10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20%;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2家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63%。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1)"一国两制"的内涵是怎样的?

(2)香港回归20年取得高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三)反馈指导: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对一国两制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内涵并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认同和支持"一国两制"制度,是教学的重点。

小结: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环节四: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

(一) 导语:关注时政的同学对"九二共识"、蔡英文"_"思想,有一定认知,可以结合台湾问题,让学生谈谈对"_"的正确态度,对"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认识。

(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实现"三通",我们扩大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1)查阅资料:了解党和政府为帮助和促进台湾同胞来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出台的重要政策有哪些?

思考这些政策对两岸交流有什么意义?

(2)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对待台湾问题正确的态度是?

(三)反馈指导

结合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发展,理解"一国两制"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查阅资料感受国家为台湾同胞的生存和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小结: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人不走不亲",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课堂小结:反对分裂,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每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板书设计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4

《走向共同富裕》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经济新常态的相关政策;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增强对财富的认识,正确地使用财富。

知识目标: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4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整体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三、学情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对联,猜横批

上联:天下皆贫我独富,我富也贫;

下联: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

横批:共同富裕,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分析材料,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材料一:主要矛盾变化啦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思考:(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析主要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变化体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2)为了更好解决新主要矛盾,我们该如何做?

将改革进行到底,推行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事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即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材料二:绿色时代靠什么

阅读教材第10页"探究与分享"。分组交流思考国家电网公司为什么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教师讲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知识拓展: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40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材料三:农村发展变化大

阅读教材第10-1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回答:

(1)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哪些巨大变化?

(2)我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为什么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哪些发展机遇?

师生共同梳理:

(1)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村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多,社会保障措施到位,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得到发展,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义务教育得到普及,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等。

(2)目前我国还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梳理归纳:对待改革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

(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教学环节2:从现实中来,列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共享发展"的原因

活动方式:出示问题,分组讨论并汇报

师生共同归纳:

从决策中看,"共享发展结果"的措施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发展取得了巨大飞跃,人民的物质生活从短缺走向富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创造了世界历的发展奇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及措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了党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同时,明白我们应该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立志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五、板书设计

二、走向共同富裕

1.改革进行时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对待改革的态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5

笑对学习压力

一、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

1、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定压力,我们要正确面对待学习压力。

⑴学习不可能没有压力,我们要辨证的看待学习压力

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激发学习潜能,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②学习压力过大,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会导致过度紧张,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

⑵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有自身方面的因素和外在方面的因素。

①自身因素:对自己期望过高,考试准备不充分,过于计较成绩与名次等。

②外在因素:父母期望过高,考试竞争过于激烈等。

⑶面对学习压力,积极态度是调节自身状态,正视面临的负担和压力,将学习压力转换为学习动力。

①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

②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一步步实现学习目标;

③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信心和勇气;

④和知心朋友交流,寻求帮助。

2、考试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

⑴适度考试焦虑能使考生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⑵过度考试焦虑会影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3、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⑴特定的应试情景,身体不适,自身知识储备不足;

⑵缺乏自信,害怕失败,追求完美等。

4、过度考试焦虑是一种消极情绪,采用科学的调控方法,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过度焦虑。

⑴自信训练法;

⑵认真学习,复习,制定合适的目标,平时勤奋学习;

⑶进行深呼吸和积极的自我暗示;

⑷寻求心理咨询。

第4课时 教学设计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⑴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学习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⑵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学习效率;

⑶树立正确学习观念,应做到:①强化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培养学习的自信心;②讲究学习方法,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③正确对待学习中的竞争与合作,确立终身学习意识。

2、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⑴认真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广泛学习课外知识,愉快地与同学探讨问题,合作学习等。

⑵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安全保证;

⑶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5课时 教学设计

三、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到了九年级,要做好升学与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⑴积极争取升学,多读书,利于实现自己的理想;

⑵要开始思考职业选择问题;

2、假如能升学,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学会合理选择专业。

3、创业从择业开始。

⑴社会上从事某种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⑵在现代社会中,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不忽视继续学习;

⑶提倡"终身学习"。

初三上册政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范文

★ 初三政治上册教案最新模板

★ 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

★ 2021初三上学期政治教学计划5篇

★ 九年级上册政治教师教学计划5篇

★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

★ 九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5篇

★ 初三政治教案合集范文

★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政治教学计划5篇

★ 关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政治教学计划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分析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优秀作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分析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优秀作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分析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优秀作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10e0023950f5b8b1cd58ca2e19944cc

系统界面设计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系统界面设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系统界面设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32c1de6df43ec41efdaabc911d6e8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