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一个常识内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819d29cba7d0a7b3d6b8a8d2f16558b
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一个常识内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树图网精心准备了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1.中共七大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的原因
中共七大之所以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主要是因为:经过抗日战争的锻炼,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从思想上看,通过延安整风,使全党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从组织上看,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期间形成的领导集体更加团结、巩固;从政策策略上看,中国共产党能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斗争形势的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发挥的作用上看,到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成了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重要准备。
2.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走向成熟
(1)坚持全面抗战,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民主力量,统一战线、人民战争军事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2)经过延安整风及中共七大,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提出,中国共产党党内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特点。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4.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
(1)落后就要挨打。惟有国富民强才能使侵略者不敢轻举妄动,才能减少在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最终战胜侵略者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2)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是抗战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而中国共产党在促成、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真正核心。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在任何时候都是国家和民族兴衰的根本保证,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更是如此。抗战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3)持久战的总方针,是最终取胜的正确战略。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正确方针成为夺取彻底胜利的指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相互配合,对夺取抗战胜利起着决定性作用。
5.关于整风运动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的原因:
①遵义会议以来,党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但还没有从思想上彻底清算这种错误。②抗战以来新党员增加较多,他们革命热情很高,但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有待提高。③抗日战争形势错综复杂,各个根据地处于分散和经常变动的状态,党内思想教育比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运动,是完全必要的。
(2)整风运动的意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在政治路线方面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在组织路线方面,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问题的方法——"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思想路线方面,使全党从"左"倾教条主义思想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成为全党的共识。总之,通过整风运动,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汉承秦制",汉代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稍作变化。
6.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稳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文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5.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6.《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7.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
4.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5.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五四运动并未取得彻底胜利,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9.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10.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11.北伐战争取得了初步胜利,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12.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3.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1)"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2)"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1.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的是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2.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3.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性文件:
(1)《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
(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4."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5.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纵注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2.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4.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
5.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
6.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7.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8.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边国家。
9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发动"热战",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4.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5."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史
1、西周时期(前1046年---前771年):
政治: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
经济:青铜铸造发达;
2、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政治: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人工冶铁出现;
文化:孔子和儒家思想形成、百家争鸣出现、《诗经》;
3、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
经济:自然经济形成、都江堰和郑国渠修建、重农抑商政策产生;
文化:继续百家争鸣、孟子、荀子、楚辞、司南;
4、秦朝时期(前221年---前206年):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文化:小篆、隶书;
5、两汉时期(前202年---公元220年):
政治:中朝制度、刺史制度;
经济: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西汉工官制度形成、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与"丝国"、使用煤炭和水排冶铁、市的严格管理;
文化: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太学建立、造纸术、东汉蔡伦;
6、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政治:三省六部制;
经济:唐代青瓷和白瓷、六朝草市、长安;
文化:唐朝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欧体颜体柳体、唐诗;
7、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
政治:元朝行省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
经济:宋代棉纺织业兴起、元代青花瓷、宋代市时空界限的突破和草市发展、东京和临安;
文化:南宋朱熹理学、指南针外传、火药外传、北宋毕升和活字印刷术、元代木活字、书法宋四家赵体、文人画、宋词元曲;
8、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
政治: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经济:清代粉彩瓷和珐琅瓷、明代商帮和会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
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京剧产生、明清小说;
世界古代史
一、古希腊:
1、梭伦改革开始(前594年):
2、克里斯提尼改革开始(前506年):
3、伯利克里时代(前443年---前429年):
4、智者运动(前5世纪中叶):
二、古罗马:
1、罗马共和国建立(前509年):
2、《十二铜表法》颁布(前449年):
3、公民法(前509年---前3世纪):
中国近代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
(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1840---1895):
(1)政治:
1、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2、《南京条约》的签订(1842年);
3、"新思想"萌发(19世纪40、50年代);
4、西装、西餐、西式住房开始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
5、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
6、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天京变乱(1856年)、《资政新编》(1859年);
(2)经济:
7、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8、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3)文化:
9、中国邮政试办(1866年);
10、中国建造成自行设计第一艘轮船,近代轮船业发端(1865年);
11、中国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9世纪70年代);
12、中国自办有线电报开端(1877年);
13、电话传入中国(1882年);
14、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1896年);
15、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黄海海战(1894年);
16、《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反割台斗争(1895年);
(二)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年---1919年):
(1)经济:
1、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世纪末);
(2)政治:
2、戊戌变法(1895年---1898年):公车上书(1895年)、百日维新(1898年);
3、义和团运动(1899年---1900年);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5、《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
6、中国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
7、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1905年);
8、武昌起义(1911年);
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元旦);
10、《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1912年);
(3)文化:
11、中国创设无线电报(1906年);
12、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1912年---1919年);
13、新文化运动开始(1915年);
14、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1917年)
15、鲁迅发表《狂人日记》(1918年);
16、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
17、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
1、五四运动(1919年);
2、中国"一大"召开(1921年);
3、中共"二大"召开,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
4、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922年至1923年);
(一)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1、国民党"一大"召开,国民大革命兴起(1924年);
2、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1924年);
3、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大革命失败(1927年);
4、中国近代广播事业产生(20世纪20年代,1923年第一批广播电台);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1937年):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927年10月);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
6、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1年);
7、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5年10月);
7、遵义会议(1935年1月);
8、八一宣言(1935年8月);
9、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1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
11、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6年12月);
12、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1935年)
13、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27年开始);
14、毛泽东思想形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京鲁迅博物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dd5fb39ac0566fc4fa2033f0feb48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从大历史观学习中国历史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从大历史观学习中国历史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a22832470b2860422e8670dd7637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