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各位学生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高效率的进行学习,树图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下是《高一政治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习题》,供大家参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一政治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习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一政治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习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a9477acbce0779037e81aeaa7e32f1c
高一政治教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习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典例剖析
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均"指标,除了要考核经济总量外,还必须考虑()
A.消费结构的变动B.人口增长的因素
C.企业对外投资的增长D.所有制结构的变动
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指标即经济总量/人口因素,因此选B,其他项与题意无关。
2、二十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②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③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必然要求④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注意依循题干逻辑,材料要求的是对"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目标的科学判断,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合文意,选D。
1."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①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②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原则决定的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就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2."十一五"规划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难以实现
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扶持与帮助
答案C
3.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答案B
解析A、C、D三项的说法均不科学,答案选B。
4.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A.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总体小康偏重物质消费
D.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不是区别,B项正确;A项颠倒了二者关系。
5.某镇政府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口号的引导下,提出建设全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村"的目标,要求所有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积极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多农民对这种"形象工程"抱怨说,盖了楼房,穷得叮当,扛着锄头进洋房,小康让我们遭了殃。材料中某镇政府的做法()
①曲解了小康社会的本质②超越了全面建设小康的经济目标③没有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④过分重视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
答案A
解析选项②④与题意无关,答案选A。
6.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00美元,如果翻两番,那么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A.3200美元B.4000美元
C.1600美元D.5000美元
答案A
解析翻一番为1600元,再翻一番为3200元,答案选A。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0ec0519ed26419068a32a511862aadd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金融机构合规文化建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金融机构合规文化建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bcfa0c1cf1c8ef09c1ce76f21486b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