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行业/职业模板教育(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思维导图

(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982226919 浏览量:542024-11-08 18:08:31
已被使用5次
查看详情(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思维导图

诸子百家学说内容详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1d7b901b01e24c661b919301dc1d26a

思维导图大纲

(一)诸子百家学说——儒学产生的土壤(23分钟)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学术大繁荣的时代背景

2.儒家学说

孔子:仁-为学说核心 礼-为伦理规范 中庸-为思想方法

仁:做人、处理人际关系和治国的方法(爱人,克己复礼,行恭宽信敏惠)

礼:遵守并维护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

中庸:做事把握适当的尺度(不偏不易,不走极端)

孟子“性善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生俱来是仁义礼智四美德的萌芽 说明人性本善 君主应行爱民的“仁政”

荀子“性恶说”:认为“目好色,耳好声”是源于人的生理需求的“天性”任其发展会物欲横流泯灭廉耻 主张“化性而起伪”“制天命而用之”。

3.道家学说

老子:道-根本范畴 无为不争-处世原则 绝仁去智-社会历史观

“道”是生成世间万物之根。“无”生“有”“有”生阴阳,阴阳生万物。

“道”为人类社会提供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法则的应用:

做人 —— 柔弱 处下

处世 —— 无为 不争

为政 —— 绝仁去智 无为而治

辩证法思想: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补充讲述老子出关和孔子问道的故事。

4.墨家学说

以兼爱为理论核心,衍伸出非攻、尚贤、尚同等主张。

兼爱:不分等级的彼此相爱 可以解决天灾人祸和民众疾苦;

非攻:反对战争 (荒废农耕 消耗财物 劳役人畜);

尚贤:主张不分门第出身任人唯贤;

尚同:以天子为准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和行为。

墨学的命运:当时与儒学并称显学,影响极大。秦汉以后后继无人,接近近代“民主、平等、博爱”的观点太超前,不能见容于当世。

5.法家学说

起源于春秋:管仲、子产

发展于战国: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

集大成于秦:韩非、李斯

结合“商鞅变法”来讲

以法、术、势的概念为核心思想。

法:法者为治之本,法必明令必行,刑无等级,不因功减刑;

术:君驭臣之权术,辨忠奸别功过,因任授官,循名责实;

势:有足够的权势令人屈从 强调君主大权独揽。

战国时的显学 多国因变法而强 是秦朝统治的政治理论。

6.其他学术派别的思想

阴阳家:邹衍,以阴阳五行说解释和推演朝代更替;

名家:公孙龙和惠施,专门研究“名”与“实”的关系(逻辑学);

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研究政治外交战略与谋略;

农家:许行,鼓励耕桑,兴修水利,改进技术,提高粮产量;

杂家:吕不韦,试图“兼儒墨、合名法” 融百家为一体;

小说家:班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兵家:孙武、吴起、孙膑、司马穰苴,研究战争规律和制胜谋略,代表作《孙子兵法》以深邃的哲思和精妙的谋略为后世立法。七书:《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儒学的独尊与传承(10分钟)

 1.儒学的独尊

1

历史背景: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神学化的汉代儒学

 董仲舒对孔孟学说进行加工改造,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1)兼容各家思想于儒学 —— “深察名号”“三统说”,以刑罚辅助德教;

 (2)用“天人感应”说解释儒学,“天人感应”论使儒学神学化。

 (3)将儒学的伦理规范化简为“三纲五常”推向全社会。

3.哲理化的宋代儒学

“天人感应”论后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成为思想界的逆流。魏晋玄学和佛教禅宗对之发起冲击,融合走向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北宋周敦颐始创,中经张载到程颢、程颐兄弟分为两支

朱熹承袭程颐,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其理论称为“程朱理学”;

陆九渊承袭程颢,再传至明代王阳明完成,称为“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核心观点是“理一分殊” “理一”是天地之性 “分殊”是气质之性,天理决定人性善,但“气”有清浊,人性就善恶相杂了。天理是根本规则,人欲是饮食男女,当存天理而灭人欲。

(三)发展演变历程(5分钟)

1.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最有影响

春秋;孔子

战国:孟子,荀子

2.秦始皇:焚书坑儒 遭受重创

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正统

4.神学化的汉代儒学

5.汉唐时期;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6.哲理化的宋代儒学(宋明理学)

7.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遭空前大难

8.现代新儒家

(四)三纲五常—儒学的民间化(10分钟)

1.“三纲五常”的形成

化简伦理是治世所需,自古有之

尧时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春秋时有六顺六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

五伦:君懿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

四维: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董仲舒提出了 “三纲五常” 的伦理规范深入民心。

1.“三纲五常”的形成

化简伦理是治世所需,自古有之

尧时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春秋时有六顺六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

五伦:君懿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

四维: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董仲舒提出了 “三纲五常” 的伦理规范深入民心。

2.“忠孝”是三纲五常的核心——三纲 “以孝为基 以忠为首”

孝亲思想起于原始社会的血亲关系,兴于夏商周

《周礼》规定嫡长子继承,突出父子关系和孝亲观念;

先秦实行分封制,“家国同构,忠孝一体”孝即是忠;

秦废分封立郡县,“家国独立,忠孝分开”忠失去基础;

大一统的国家需要新的忠君理论 以维护皇权和国家安全

儒学维护《周礼》,主张“修齐治平”,化孝为忠,先忠后孝。

3.夫权观念是封建制度的重要基石

“男尊女卑”观念:产生于父系社会,加强于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

女子不能继承家产,不能参与社会工作,终身依附男人。

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德、言、工、容;

七出:不顺舅姑、无子、淫佚、口多言、嫉妒、恶疾、盗窃;

三不去:为公婆守孝三年、夫家先贫后富、无家可归;

贞:婚前保守童身;

节:婚后忠于丈夫;

烈:夫死主动殉葬;

其它不幸,终生守寡,族内转房,典作人妻,为奴为娼。

4.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五常”

孟子提“仁、义、礼、智”,董仲舒加“信”,构成五常。

仁:仁爱、宽容、谦让、忠恕;

义:正义、合宜、坚持原则;

礼:合于周礼,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

智:学识、才智、明断事理、把握分寸;

信:诚实不欺、信守承诺。

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五常”今天仍有其合理成分。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一、研究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