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重点之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d91c74638aebdebbba2c66d4da5a7d4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
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
“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
规律具有稳定性;
规律具有普遍性;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实质
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
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实践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
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
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性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
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
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对立的实质
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专政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相同国体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只有根据国体才能判明国家的性质,政体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Linux 网络基础知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Linux 网络基础知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99680f0e48eac8a1aeaadb90447d4f4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抓住重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抓住重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c49e4799ddf94a339c56e46eb96a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