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年),一说天宝五载(746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63d9eaee6628a94e071dd63a1dd37b3
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诗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1、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4、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5、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