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有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例如,是寡人之过也,这是判断句。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1a8cfbc9d4b47d78a4937067c75837f
烛之武退秦师特殊句式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省略句
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2.(烛之武)辞曰
3.(烛之武)许之
4.敢以(之)烦执事
5.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6.(晋)许君焦、瑕
7.阙秦以利(于)晋
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
2.邻之厚,君之薄也
3.以乱易整,不武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失其所与,不知
状语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应为“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状语后置句。言于:对……说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晋国的霸业完成。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b25376634866cb52221299e8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