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实践中,有许多民事案件纠纷是基于合同纠纷而产生的,在我们知识的海洋里,可能对于格式合同产生纠纷的处理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格式合同产生纠纷怎么处理?接下来由树图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格式合同产生纠纷怎么处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格式合同产生纠纷怎么处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bd42dacdd3a29db5302884c096c718
格式合同产生纠纷怎么处理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也就是说格式合同产生纠纷,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现代各国“一方面承认约款为大量交易所需要,但又想否定其不合理条款的效力。然而,政策上的干预如何正当化是理论上的难题”。格式合同在具有诸多益处的同时,其也有消极的一面特别是法律风险是不能回避的。
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之虞的风险,格式合同制订者过于强调保护自身利益而忽略了相对人的利益保护,违反公平原则从而影响合同效力的风险。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此款即体现了格式合同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在格式合同中,格式合同制订者应当公平合理地确定合同相对人与其之间的权利,不得利用自身有利地位,将意志强加于相对人,损害相对人的利益。
根据《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格式合同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
格式合同中如有规定免除制定方的责任,加重对方的责任,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均无效。但该条款无效,不影响格式合同其他条款的效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