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血 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FDP的抗凝血作用,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广泛出血,轻者可仅有少数皮肤出血点,重症者可见广泛的皮肤、粘膜瘀斑或血肿,典型的为皮肤大片瘀斑,内脏出血(血尿、呕血、便血、咯血、关节腔出血、颅内出血),创伤部位渗血不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内科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内科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7c914910c58d202e00a2ef47b1eedfe
内科护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因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及FDP的抗凝血作用,可引起组织、器官的广泛出血,轻者可仅有少数皮肤出血点,重症者可见广泛的皮肤、粘膜瘀斑或血肿,典型的为皮肤大片瘀斑,内脏出血(血尿、呕血、便血、咯血、关节腔出血、颅内出血),创伤部位渗血不止。
DIC的基本病理特征为微循环血管内有广泛纤维蛋白和/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常见者:
(一)皮肤血栓栓塞最多见,指端、趾端、鼻尖、耳廓皮肤发绀,皮肤斑块状出血性坏死,干性坏死等。
(二)肾血栓形成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最常见。
(三)肺血栓形成呼吸困难、紫绀、咯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功能衰竭。
(四)胃肠道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与腹痛。
(五)脑血栓形成烦燥、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颅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
肢端发冷、青紫、少尿和血压下降。以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DIC较为多见。DIC引起休克的原因:①微循环血栓形成,回心血量降低;②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因子Ⅷ及纤溶酶均可使血中激肽释放酶原转变为激肽释放酶,继而使激肽原转变为缓激肽,引起小血管张力减低,血浆渗出,使血循环量减少;③出血减少了血容量。一旦休克发生后又可加重DIC,形成恶性循环。
因微血管病变,红细胞通过时遭受机械性损伤,变形破裂而发生溶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临床上可有黄疽、贫血、血红蛋白。
临床分型
(一)急性型
1~2天发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出血重,易发生休克。
(二)亚急性型
病程数天至数周,症状较重,一般无休克。
(三)慢性型
病程可达数月,出血轻,仅有瘀点或瘀斑,高凝血期较明显。
实验室检查
包括反应凝血因子消耗、纤溶活力增强及FDP增加。
(一)血小板计数
<100×109/L有诊断价值,特别是进行性降低。
(二)凝血时间
(CT,试管法)DIC早期,即弥散性微血栓形成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凝固时间缩短。后期继发纤溶为主,血液呈低凝状态,凝血时间延长。
(三)凝血酶原时间
(PT)是外在凝血途径的筛选试验。DIC时因因子Ⅰ、Ⅱ、Ⅴ、Ⅶ和Ⅹ等均减少,故PT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有意义。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
是内在凝血途径的过筛试验。除因子Ⅶ和XIII外,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都可使KPTT延长。正常35~45秒,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有意义。DIC的高凝期KPTT缩短,在消耗性低凝血期KPTT延长。
(五)纤维蛋白原定量
正常值为2~4g/L。DIC时被消耗,<1.5g/L有意义。但在感染、妊娠、恶性肿瘤、创伤或休克等“应激”状态下,纤维蛋白原量可增加,此时所谓正常量,实际已有所降低。
(六)凝血酶时间(TT)
反应凝血第三阶段的试验,正常16~18秒,比正常对照延长3秒以上有诊断价值。DIC时纤维蛋白原减少及FDP增加,所以TT延长。
(七)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
血凝块溶解速度可反映纤溶酶活力(优球蛋白凝块中含有纤溶酶原及纤溶酶活化素),正常为60~120分钟,<70分钟,提示纤溶亢进。
(八)血浆副凝固时间
DIC时凝血酶作用下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与继发性纤溶形成的FDP结合形成一种可溶性复合物,当遇到鱼精蛋白或乙醇时,复合物分离,纤维蛋白单体又自行聚合成絮状物或胶状物,这种不经凝血酶作用而引起的凝聚现象称副凝。
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见于DIC的早期。假阳性率高,局部血管内凝血亦可阳性,DIC晚期为阴性。
(九)FDP免疫学测定
FDP的X、Y、D、E碎片仍具有纤维蛋白原的某些抗原决定簇,故能与抗纤维蛋白原血清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FDP的免疫学检查方法较多,以乳胶凝集试验(半定量法)最为快速简便,正常值<10mg/L。
(十)红细胞形态学观察
血片上可见碎裂,畸形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