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思维导图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自我孤立 浏览量:02023-03-03 23:33:2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思维导图

言语理解考题中的下文推断题是常考题型,基本为1-2题,而且难度系数一般较小,这类题是不允许有失误的,如果能够掌握出题规律和做题技巧,对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类题的解题技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27a4c160ee8d833831463fbd56c847f

思维导图大纲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下文推断如何快速有效找到话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言语理解考题中的下文推断题是常考题型,基本为1-2题,而且难度系数一般较小,这类题是不允许有失误的,如果能够掌握出题规律和做题技巧,对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类题的解题技巧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一、下文推断介绍

下文推断提问方式是:"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引言,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考查段落间的逻辑衔接能力。

1.判断话题落脚点

2.话题一致选答案

⑴提出问题 下文:解决问题

⑵提出现象 下文:阐释现象,或根据现象推出结论

⑶提出观点 下文:论证观点

3.正确选项特征

⑴新旧结合,倾向一致

⑵文段中出现过的内容,不选

⑶尾句无法判断的时候,要联系全段内容

二、例题精讲

【例1】在人人皆可言教育的年代,猜疑与隔阂正在消解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尊严。教师,也算是一个清苦的职业。看似有寒暑假,实际上多数时间都用来备课、评课;双休日,学校要承担各类社会考试;工作日,课多人少,一人请假就可能影响教学进度。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倘若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轻则让教师心灰意冷,重则令名师远走高飞。

接下来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如何消除社会对教师的猜疑与隔阂

B.涵养师道尊严的途径

C.造成社会对教师误解的原因

D.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

【答案】B。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话题落在"倘若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轻则让教师心灰意冷,重则令名师远走高飞"。接下来应围绕"老师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一话题进行论述,且偏于对策,即如何让老师得到充分的尊重。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语境。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猜疑与隔阂"是首句提到的话题,而非文段最终的话题落脚点。C项:侧重原因表述,偏离下文应该提出的对策。D项:为本题的干扰项,"呼吁全社会尊重教师"为尾句本身的内容,而下文应该介绍的是具体让老师得到尊重的做法,不能再停留于"呼吁"上。

【例2】在闽江及其支流上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村镇与古厝,如琴江满族村、闽安古镇、林浦村的"泰山行宫"、大埕村"九条金带"等。它们在类型和内涵上都有相似之处,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开发和利用力度仍普遍不够,导致一些历史记忆有湮灭的危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村镇与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被有效保护的问题。

接下来作者最有可能讲述的是:

A.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招商引资

B.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物保护

C.传统村镇和古厝的开发与保护

D.传统村镇和古厝的文化内涵

【答案】C。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先描述了"古厝间的相似性"后通过转折关系引出"现在开发和利用力度不够,有湮灭的危险",在最后尾句围绕"传统村镇和古厝必然会面临如何保护"这个话题讨论。第二步,对比选项。只有C与此话题一致。因此,选择C项。

【拓展】

A项"招商引资"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文物保护",文段尾句的话题应该是"传统村镇和古厝的保护",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文化内涵"与尾句话题不一致,排除。

【例3】教育上有一个传统,就是在课程设计中把科学与文学、历史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是容易从历史上来解释的。在实验科学以前,文学、语言和哲学已经在所有高等学校占领了牢固的地位。实验科学自然必须奋力前进。没有一个筑有堡垒的和坚固的势力集团会轻易放弃它可能占有的垄断地位。但是,无论哪一方面,都认为语言和文学全部是人文主义性质的,而科学则纯粹属于自然界的。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接下来最可能要讲的是:

A.文学、历史在高等学校的传统地位

B.实验科学是如何迅猛发展起来的

C.人文学科的垄断地位是如何被打破的

D.将科学与人文对立为什么是不应该的

【答案】D。解析:第一步,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句,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文段首句谈到教育上有一个传统,是在课程设计中把科学与文学、历史对立起来,接着说到这种对立是从历史上来解释的,最后一句由"但是"引出重点话题,即认为语言和文学全部是人文主义性质的,而科学纯粹属于自然界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即将人文与科学当成两个不相干的范畴是错误的。文段接下来应当延续此话题继续论述。第二步,对比选项。D选项"将科学与人文对立为什么是不应该的"与文段尾句话题一致,符合语境。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和C项:均与尾句话题不一致。

考点小节及易错点分析:

1.下文推断也叫结语推断,考查段落和段落的衔接。

2.大多数段落的衔接主要通过尾句的过渡句衔接,所以,尾句是解题关键, 接下来的论述需紧密结合尾句的内容, 即接下来的内容需和尾句的话题保持一致; 接下来的内容和尾句衔接后能够符合写作的行文逻辑,即行文脉络。

3.干扰项常常为原文已经论述的内容,或与文段话题落脚点无关联。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局域网全网互通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局域网全网互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局域网全网互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1cf0d1bce8df1c488e2a0d92f99871a

春游攻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春游攻略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春游攻略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0268eddd274895eb25d65165b36e9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