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易水河畔,燕太子丹送别荆轲,引出了一曲大义凛然的慷慨悲歌;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成就了一段聚才兴邦的中兴佳话。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6年国考时政热点:燕下都——易水慷慨 金台豪情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6年国考时政热点:燕下都——易水慷慨 金台豪情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86df27964176e486895e74021a3e0cd
2016年国考时政热点:燕下都——易水慷慨 金台豪情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两千多年前的易水河畔,燕太子丹送别荆轲,引出了一曲大义凛然的慷慨悲歌;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成就了一段聚才兴邦的中兴佳话。
近日,笔者探访隐没于易县东南田野和村庄之间的燕下都遗址,在长满荒草的易水河畔,在高耸挺拔的荆轲塔下,在巨大的宫殿夯土台基上,回味曾经的悲壮与豪情、宏大与辉煌。这消逝的一切,如今已成为燕赵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文化中闪光的符号。
一曲大义凛然的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公元前227年,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等人,即将西行刺秦王时的高歌,千古流传。荆轲舍身救国的义举,也成为后世称颂"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重要源头。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送别荆轲的具体位置已经很难考证,离易水河不远的燕下都遗址附近耸立的荆轲塔,成为人们缅怀义士荆轲,感受那段慷慨悲歌的重要纪念地。
从易县县城出来往南,首先经过的就是北易水。同行的易县旅游文物局的马鹏超介绍,燕下都遗址就坐落在易县县城东南的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两条河构成了当年燕下都防御的天然屏障。如今的北易水河道依然很宽,不过和北方许多河流一样,除了临近县城被橡胶坝拦起来的一段,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到多少水。
过了北易水不远,车往西行,远远看到坐落在一座小山上的古塔,便是荆轲塔。以荆轲塔为中心,当地建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荆轲公园。马鹏超说,荆轲公园现已成为县城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荆轲塔所在的小山,当地称为荆轲山。史料记载,当年燕太子丹曾在这里为荆轲建馆舍,荆轲刺秦王后,荆轲的衣冠冢也建在这座小山上。
登上山顶,近看荆轲塔,为八角十三层实心砖塔,造型古雅。最下面是一个八角形砖砌台座,台上是雕饰富丽的须弥座,上面的塔身每层高度递减,使整座塔显得挺拔俊秀。
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始建于辽代,现在看到的这座八角砖塔为明代万历年间重建。荆轲塔于1982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最初建塔造寺是否为纪念荆轲,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记载,但明清以来重建、修葺过程中,纪念荆轲的用意却是越来越明显了。"马鹏超说。在荆轲塔西南面的山坡处,有明代树立于此的"古义士荆轲里"碑。在塔的东侧平台上还有清代的"重修圣塔院记"碑,马鹏超指给笔者看,其中有"寺与塔为山而设,为荆轲而设也"的模糊字迹。
"对荆轲义举的肯定,最早从司马迁不惜笔墨为荆轲作传的生动文字中可以看得出来。"多年来一直研究荆轲文化和影响的易县作协主席李文通说,在《史记路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篇幅最大,并且太史公对荆轲等刺客最后的评价是鈥斺��"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皎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荆轲刺秦王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历代文人墨客以至帝王将相纷纷借以抒发个人的情怀。晋陶渊明写下叙事诗《咏荆轲》,结尾写道"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把荆轲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剑术不精。唐柳宗元《咏荆轲》中写道"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迂",感叹荆轲在行刺秦王时错判时势想生劫秦王,没有当机立断,以致刺秦失败。清乾隆皇帝在其诗作《荆轲山》中写道"白云红叶遮横峦,策骑忽过荆轲山。燕南自古多义侠,至今遗迹犹斑斑",明确肯定了荆轲的侠义之举。
或是感慨,或是惋惜,或是赞美,不管荆轲刺秦王的结果如何,那种矢志不渝、置生死于度外的侠义之气已经与历史长存了。
站在荆轲塔脚下,眺望巍巍燕山,俯瞰生机勃勃的易县县城,在这个和平发展的时代已经很难想象战国末年的征战厮杀。当时燕国积弱,面临被强盛的秦国灭掉的危险。为了挽救燕国于危亡,燕太子丹孤注一掷在燕下都筹划由荆轲刺秦王。成功渺茫,失败则必遭强秦报复,加速灭亡。千百年来,相比对荆轲义举的肯定,燕太子丹作为刺秦行动的策划和决策者,受到的却多是苛责。
与荆轲塔相呼应,往南不远的燕子村,还有一座同样初建于辽代的燕子塔,造型更显轻盈秀气。马鹏超指给笔者看,塔身每层都有圆形浅痕,"以前那些地方应该都镶有一面铜镜,铜镜闪光、风铃摇响,肯定是一幅美景。"
燕子塔又称观音禅寺塔,观音禅寺已无存,独存此塔。因为当地传说燕太子丹曾在此生活和学习过,此塔亦为纪念燕太子丹而建,故被称为燕子塔。相传,樊於期为雪秦王戮殁父母宗族之恨,报燕太子丹收留之恩,拔剑自刎献出头颅以助荆轲刺秦王,鲜血将一座山峰都浸染成了红色。如今,荆轲塔、燕子塔以及纪念樊於期的血山塔相呼应,共同讲述着两千多年前慷慨悲歌的故事。
行走在满是荒草的易水河畔,李文通说,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两句之外,据成书于汉代的《燕丹子》记述,荆轲接着高唱:"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燕下都西南的中易水河畔有南、北白虹村,送别荆轲地点或就在附近。
其实,具体地点已经并不那么重要,千百年来荆轲等人的大义之举、英雄所为,已经成为燕赵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
一段聚才兴邦的中兴佳话
在燕下都外围探访了有关荆轲的遗迹之后,笔者一行前往燕下都遗址核心的宫殿区。当年恢宏的宫殿建筑群,如今只剩下隐没在村庄和田野里的一座座高大夯土台基。
沿着乡村的水泥路来到武阳村,看到路边一座用水泥栏杆围着的巨大土台,上面长满荒草。"这就是燕下都最宏大的宫殿建筑武阳台的遗址。武阳台是燕王处理政务,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现存夯土台基还高出地面约11米,东西长约140米,南北宽约110米。可以想见当年的宫殿该是何等的高大宏伟。"马鹏超和笔者一起登上武阳台,指着北面一片玉米地中突出的土台说:"那就是张公台,也就是黄金台。"
"虽然缺少确凿的历史记载和考古发现,但一般认为如果历史上确有为招贤纳士举行隆重仪式的黄金台,应该就在这片宫殿区里。与宫殿区中心主体建筑武阳台在同一中轴线上的张公台被认为就是当年的黄金台。"燕下都文物保管所原所长张洪印说,张公台是当地流传下来的俗称,分析应该是三公台的谐音。三公台当是与投奔燕国的三位著名人物乐毅、邹衍、剧辛有关,从而印证此台很可能就是历史上的黄金台。
就在这片宫殿区里,为谋求燕国振兴,招揽人才,燕昭王向郭隗问计。那是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刚刚即位,燕国经历数年的内乱和齐国入侵之后衰落。郭隗给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派人用千金去购买千里马,结果千里马已死,派去的人花五百金买回死马,此举吸引了许多人主动将千里马送上门。昭王听后,采纳了"先从隗始"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士争凑燕"的局面。
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乐毅、齐国的邹衍、赵国的剧辛等众多当时贤士。从此,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赵、魏、韩、秦等国兴兵伐齐,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报了齐国侵燕之仇,也成就了这一段历史上著名的聚才兴邦的中兴佳话。不过在燕昭王之后,几代燕王没有能很好延续重用人才的政策,燕国在战国争雄的年代,再次沦为弱国,才有了燕太子丹时面对强秦的孤注一掷。
记载燕昭王尊贤招才这段历史的《战国策路燕策一》并没有提到黄金台,只是说"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一般认为黄金台这个生动形象的称呼应该是后来逐渐形成的。到了南北朝时,黄金台的名字就已经很响亮了。南宋鲍照《放歌行》中有"岂伊白壁赐,将起黄金台"。几乎同一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路易水》中则对黄金台的位置进行了实地探访考察,濡水(北易水)向东到武阳城(燕下都)西北时拦坝分流向南,又分流向东入城,并注入金台陂(陂:水塘),"陂西北有钓台高丈余,方可四十步,陂北十余步有金台,台上东西八十许步,南北如减。北有小金台,台北有兰马台。"这里对黄金台的描述与燕下都宫殿区的台基遗址和考古发现有很大程度的吻合。
如今考古发现,在武阳台与黄金台之间还有观景台遗址,附近还有一个人工湖的遗迹,而黄金台北面还有老姆台台基。老姆台设在北城之外,现高约12米,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90米,被认为是当时招待各国使节的驿馆,各国使节到达燕国之后要在此下马休整,故又称拦马台。
不过,在之后的各种史书、地方志的记载中,黄金台的位置没有因此确定下来,反倒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现了黄金台的遗迹。从邻近燕下都的定兴县到燕上都所在的北京等地都出现了黄金台。黄金台毫无例外都被列为当地的知名景观,如北京的"燕京八景"、定兴县的"定兴八景",都有"金台夕照"这一景观。大量与之相关的地名也不断涌现出来,如定兴县有金台陈村,附近还有银台村,北京有金台路,保定古称金台顿,设有金台驿,至今仍有金台驿街,保定市区内的人民广场主雕塑被命名为"金台旭日",其他以金台命名的事物也不胜枚举。
千百年来,黄金台成为了重视人才和爱惜人才的代名词,由燕昭王聚才兴邦而演变出的"黄金台现象",比之荆轲的慷慨悲歌更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透过黄金台,更能使人们体味到燕赵文化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开放包容,重视人才,珍惜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一座承载辉煌的燕赵古都
在流传千古的聚才兴邦佳话之外,燕下都的规划建设也在燕昭王时达到高潮。燕下都位于燕国的南部,是为加强南部军事防御,沟通与中原的联系而兴建的。燕下都建成之后,原来的都城蓟(在北京)就成了燕上都。
"燕下都建在中易水和北易水之间,又开凿了两条南北向的护城壕,内筑宽厚高大的城墙,形成了双重防御体系,使整个都城成为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固城池。"燕下都文物保管所所长方华说。
踏访了同一中轴线上的武阳台、张公台、老姆台这些高台宫殿遗址后,在武阳台周边,笔者一行还看到小平台、路家台、老爷庙台等多个宫殿建筑台基。这种高低错落、排列有序的高台建筑组群是战国时期特有的风格。可以想象整座都城,河水环绕、城池浩大,一座座宏伟豪华的宫殿巍然矗立,应是十分雄伟壮观。
除了高大的夯土台基,历经两千多年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之后依然高出地面数米、长达两千多米的夯土城墙,成为燕下都遗址留给世人的另一个奇观。
从燕子村往西,过了易满公路不远,笔者看到了保存较好的一段,一眼望不到头的夯土古城墙,在满是绿色的庄稼地里仿佛一条黄龙伸向远方。走近,可以看到裸露的黄土上还有当年夯土时固定两侧夹板留下的绳孔。方华介绍,当年为了加强都城安全,全城筑有宽厚高大的板筑夯土城墙,墙基的宽度,除东城隔墙宽约20米外,其余宽约40米。
根据考古发现,燕下都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4至6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中部有南北纵贯的一条古河道,沿河道东西筑有隔墙,将燕下都分为东西两城。东城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城是为加强东城的安全而建的防御性郭城。
"燕下都不但利用河道加强防御,城市内水网规划也是相当科学的。"方华说,城中部有运粮河,从运粮河向东城又引入两条人工河道,一条进入东北部的宫殿区形成一个人工湖,另一条在宫殿区与其他手工业作坊区之间,既解决了供排水问题,又将两个区域隔开提高了宫殿区的安防。
从文化遗迹分布上看,东城文化遗存异常丰富,可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墓葬区和古河道五大部分。在宫殿区周围,分布着许多手工业作坊,有铸铁、铸钱、烧陶、制玉、制骨、制兵器等作坊遗址。从大量手工业作坊遗存来看,当时燕下都的经济、技术十分发达,不仅生产作战兵器、铸币,还生产先进的铁制生产工具。从出土的器物铭文和陶文看,手工业作坊为官办,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相关历史文献记载,燕国区域是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方华表示,就政治经济而言,燕国在当时并不落后,单就燕下都的营建规制来说,在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城中是比较大的,没有较强的综合国力,难以支撑如此宏大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
从燕下都出土文物来看,其建筑材料的工艺水平和冶铁技术在当时也属十分先进。在河北博物院新馆三楼,有一个"慷慨悲歌鈥斺�斞喙适�"展厅,里面的大多数文物都是从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
进入展厅,迎面第一件文物就是燕国宫门上的透雕龙凤纹铜铺首。1966年在老姆台东侧出土,高74.5厘米,重21.5公斤,上面有透雕的饕餮、蟠龙、凤、蛇等珍禽异兽,并辅以羽纹和卷云纹,造型精美,形象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堪称河北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河北博物院的宣传品和内部装饰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形象。
青铜和铁质兵器也是重要展品,大量的青铜剑、矛、戈等造型古朴、工艺精湛,铁质的剑、矛、胄、甲等锈蚀严重,但从战国保存至今确是十分珍贵和罕见。燕下都出土的大量刀币、布币,反映了燕国经济发达,赵、韩、魏等国货币已经流通到燕国,表明当时商品货币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
展厅还展示了大量燕下都出土的建筑构件,其中仅宫殿檐前的半圆形瓦当,按纹样就可分13大类、50余种,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燕国宫殿建筑的宏伟豪华。展厅有一件出土于老姆台宫殿台基南边的虎头陶水管口复制品,真品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从保存比较完整的陶质管道构件可以看出,当年宫殿的雨污排水系统应是相当完备。
燕下都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曾作为当时燕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战国后期规模宏大的都城之一。但在秦灭燕国的过程中,燕下都被破坏并废弃,之后一直隐没在田野间,再未兴盛过。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能通过高大的夯土台基、残存的古城墙想象它的宏伟,透过一件件珍贵的出土文物感受它的繁荣,在千古流传的故事中重温它的传奇。而在燕下都这一方风土之下孕育出来的尊贤、重义精神,已经融入到燕赵儿女的血液当中,成为今人引以为豪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