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了40道题的题量,其中逻辑填空更是占到一半。题量多,阅读量大,准确率却不高,这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地方,要想提高逻辑填空这部分的准确率,除了把握文段逻辑外,还需要有相当大的实词和成语储备。为此,本文给大家整理了公务员笔试常考的成语典故,供大家学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公务员笔试常考的成语典故(三)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公务员笔试常考的成语典故(三)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3065d47ec4b367ba059a31b0a84493
公务员笔试常考的成语典故(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解释】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解释】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解释】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解释】
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解释】
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朝宋·鲍照《苦热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解释】
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出处】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
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 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隔绝
【解释】
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以至一时供不应求,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解释】
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解释】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
“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解释】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
“南朝陈代将亡时;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跟妻子各拿一半;作为日后重新相见的凭证。后来;徐德言果然靠半块镜子找到妻子;重新团聚。”
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解释】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出处】
宋·范公偁《过庭录》
“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释】
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解释】
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出处】
《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解释】
嘴上说的很甜美,凡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解释】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出处】
《新唐书·娄师德传》
“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有人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解释】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出处】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