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大学医学知识中的药学知识点:阿司匹林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药学专业知识点:阿司匹林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药学专业知识点:阿司匹林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9371d2a21b18fdcd65694271735898b
药学专业知识点:阿司匹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阿司匹林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代表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环氧化酶(COX),减少前列腺素(PG)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解热
机制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内PG的生物合成
特点
只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体温正常者几乎无影响。
此作用与氯丙嗪对体温的影响不同,在物理降温配合下,氯丙嗪不仅能降低发热者体温,而且也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镇痛
机制
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
特点
主要对慢性钝痛,特别是炎性疼痛有效;
对剧痛及内脏绞痛无效;
与吗啡等镇痛药比较,无欣快感和成瘾性,也不抑制呼吸中枢
抗炎
机制
抑制炎症局部的PG合成
特点
缓解炎症的红、肿、热、痛症状,尤其对控制风湿和类风湿症状有肯定疗效,但不能根治,也不能防止疾病发展及合并症的发生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COX-1,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及血栓烷A2的合成,防止血栓形成。抗血栓作用主张使用小剂量,可用于预防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冠脉血栓、脑血栓、术后血栓以及心肌梗死等。通过抑制COX-2,具有强的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主要用于:
(1)解热和缓解各种钝痛:
如感冒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
(2)急性风湿热,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缓解症状)。
解热、镇痛
一次0.3~0.6g,一日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
抗风湿
一日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4次口服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尚无明确用量,多数主张应用小剂量,如50~150mg,每24小时1次
胃肠反应
表现
口服可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较大剂量口服(抗风湿)可引起胃溃疡及无痛性胃出血(抑制胃壁组织COX-1生成前列腺素,减少前列腺素对胃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防治
餐后服药或同服止酸药,合用米索前列醇可减少溃疡的发生率
凝血障碍
表现
延长出血时间,致出血倾向
防治
可用维生素K防治
水杨酸反应
表现
大剂量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易发生水杨酸中毒症状,出现头痛、眩晕、恶心、耳鸣、听视力减退,甚至精神失常等
防治
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排泄
过敏反应
表现
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
某些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它是因PG合成受阻,而花生四烯酸生成的白三烯增多,导致支气管痉挛,诱发哮喘
防治
使用肾上腺素治疗无效,可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瑞氏综合征
表现
阿司匹林应用于儿童流感或水痘治疗时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以肝衰竭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少见,但预后恶劣
防治
临床上病毒性感冒时不主张使用阿司匹林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抓住重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抓住重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c49e4799ddf94a339c56e46eb96a82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智技术在工程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智技术在工程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9a2de84ad9a9ceebc96385d71be9e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