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法学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

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67362080 浏览量:42022-10-27 16:28:5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

刑法中有关集资诈骗罪的思维导图,包括集资诈骗罪相关问题 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b0ecac5d2c6d53815f6d3977de5328

思维导图大纲

刑法集资诈骗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集资诈骗罪相关问题

1、概念和构成要件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1)侵犯客体是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出资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非法集资指单位或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

“使用诈骗方法”,指虚构或隐瞒资金用途、编造投资计划、捏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虚设高回报率为诱饵,或者用其他欺诈方法,以使出资人上当受骗

(3)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出资人财产的目的

2、“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的

(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的

(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

(8)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集资诈骗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或变相吸收资金,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者比较如下

(1)侵犯客体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为单一客体

集资诈骗罪既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又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为复杂客体

(2)客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表现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的应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①程序启动的非法性

②宣传活动的公开性

③手段的有偿性

④对象的不特定性

集资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观方面不同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故意,不要求具有将吸收的存款用于信贷的目的,但必须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集资诈骗罪

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社会不特定公众资金的目的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刑罚概述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罚概述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罚概述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ac9ba0f70eee7eae316c015fc5693a9

刑法第二讲犯罪构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第二讲犯罪构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第二讲犯罪构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d303e58001cf58df5fdb56300efad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