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法学《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

《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boaboa 浏览量:02022-10-28 18:36:4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

犯罪分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使受害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自愿将财物交出或承诺犯罪分子的某些要求。罪犯作案前常研究事主的愿望和要求,冒充相应的身份行骗。有的罪犯习惯于假冒某种身份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8e135d980ba85e50314c2cbcaf7003e

思维导图大纲

刑法中金融诈骗罪8个之间的区别(2)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诈骗罪案件主要分为哪几类

金融诈骗罪

1.集资诈骗罪

2.贷款诈骗罪

3.票据诈骗罪

4.金融凭证诈骗罪

5.信用证诈骗罪

6.信用卡诈骗罪

7.有价证券诈骗罪

8.保险诈骗罪

区别:

(1)集资诈骗罪:使用诈骗的方式集资,要求是有非法占有的犯罪目的。其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吴英案)。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有死刑

(2)贷款诈骗罪:具体非法占有的目的,诈骗的对象特定:银行或金融机构,骗的是贷款。客体是国家正常的贷款管理秩序和金融机构对所借出资金的所有权。犯罪主体仅限于自然人。

(3)票据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犯罪客体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金融凭证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金融凭证进行诈骗。犯罪客体是国家正常的金融凭证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5)信用证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信用证诈骗活动。犯罪客体国家正常的信用证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6)信用卡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犯罪主体是自然人。

(7)有价证券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使有伪造、变造的有价证券进行诈骗。犯罪主体是自然人。

(8)保险诈骗罪: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是对已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夸大损失程度,或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或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是故意犯罪,并且犯罪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八个罪中,主要区别都是从诈骗方式来区分的。其中,集资诈骗罪有死刑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脑的理解与成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c248038eedd533c6e475027c13ca59f

厌卷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厌卷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厌卷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e46f965fa2746a47737c4a14f0938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