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有关第六章的思维导图,包括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界限、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诈骗罪和虚假诉讼罪的区别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第六章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第六章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593410dc63abe8d7d334f85b9dfc25d
刑法第六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两者概念
寻衅滋事罪
是指肆意挑衅,无事生非,进行扰乱破坏,情节严重的行为
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要件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人实施寻衅滋事的行为时,客观上也可能表现为强拿硬要公私财物的特征
这种强拿硬要的行为与抢劫罪的区别在于
(1)侵犯客体不同
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
(2)客观方面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一般不以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手段强拿硬要财物
而抢劫罪则是以暴力、或以暴力相胁迫的方式作为劫取他人财物的手段
(3)犯罪主体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主体是年满 16 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抢劫罪可以由年满 14 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构成
(4)主观方面不同
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逞强好胜,以强拿硬要填补其精神空虚的目的
抢劫罪的行为人只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5)司法实践中
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以强抢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其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的,则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两罪概念
抢劫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绑架罪
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
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不尽相同
抢劫罪是复杂客体,同时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主要侵犯的客体为财产所有权
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单一客体即人身权利,但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也同时侵犯了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其与抢劫罪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主要侵犯的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行为方式有所不同
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施加于被害人
“当场”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其暴力胁迫与劫取财物发生与同时同地,具有当场性
且劫取财物的对象是被害人本人
绑架罪是将人掳走限制其自由后,以杀害、重伤或长期禁闭被害人,威胁被害人家属或有关人员
迫使其在一定限期内交出索取的财物或提出非法要求,故劫取财物不具有“当场性”
取财的对象也不是被害人,而是第三人
注意
在绑架过程中又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与抢劫罪,择一重罪处罚
(3)犯罪主体不一样
绑架罪主体不包括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4)犯罪目的不完全相同
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绑架罪以勒索财物或者劫持他人作人质为目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二者的区别是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
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同时也侵犯他人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不同
前者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
后者必须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3)主体不完全相同
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
虚假诉讼罪可由单位构成
(4)主观方面不同
诈骗罪的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财物
虚假诉讼罪的目的是获取非法利益,不限于财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f1c762ffdfdf2cd053f33362706f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