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读书笔记心灵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思维导图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418692520 浏览量:62022-11-18 15:00:42
已被使用1次
查看详情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思维导图

跟两位主角的对话,跟随他们的辩论进入阿德勒式的心灵成长世界。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1ad27fca4ddd4b4db1181b5db0e099

思维导图大纲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

首先是作为共同体的一员从属于共同体,能够感觉到在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并能体会到“可以在这里”,也就是拥有归属感,这是人的基本欲求。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去才能够得到。

就是直面“人生课题”。也就是不回避工作、交友、爱之类的人际关系课题,要积极主动地去面对。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同时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的人

往往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他们甚至会认为:“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总是会想:“这个人给了我什么?”

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慨,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或者“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类的想法。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看世界的时候又会如何呢?如果是地球仪,既可以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以把中国看作中心,还可以把巴西看作中心。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一切地方又都不是中心。根据看的人所处的位置或角度可以产生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地球仪。

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请先问你自己为国家做了什么。要警惕,不然很容易陷进回报论的逻辑。不去想对方是否认同(对方的课题),只做自己想做的(自己的课题)。

从“课题分离”到“共同体感觉”。批评与表扬

例如在教育孩子或是培养部下的时候,一般都认为有两个方法:批评教育法和表扬教育法。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都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课题分离

干涉

这个词。也就是一种对他人的课题妄加干涉的行为。

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

援助,鼓励

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

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

表扬

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

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

价值

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如果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就能够接纳自我并建立起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存在就有价值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存在标准上的感谢就是这么回事。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评价”的想法

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假设闲居在家的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上学吧”,那就是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运算的父母的话。如果这样做,那就会更加挫伤孩子的勇气。但是,如果能够真诚地说声“谢谢”的话,孩子也许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迈出新的一步。

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横向关系

平等。鼓励。

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的话,那就是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意识上的平等——我是人,老板是人,我们是平等的✓我是普通员工,他是老板,我们相互尊重✓我是普通员工,他是老板,我低人一等×我如何对人,是我的课题。人如何对我,是他们的课题,我无法干涉。

×。他们恐怕是非常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之类的事情。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害怕被女性瞧不起,也就是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

实际上,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也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味在意“他人怎么看”的生活方式正是只关心“我”的自我中心式的生活方式。

认可欲求的实质——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如何评价自己?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己的欲求?受这种认可欲求束缚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但实际上眼里却只有自己。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而只关心“我”,也就是以自我为中心

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你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在意他人看法的“自我中心”,是心里只有“我”,没有余力去关爱他人。

不在意他人看法做自己的“自我”,是对自己内心的遵从。自由的心爱己及人,有能力对他人生出尊重和关爱。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共同体感觉”。阿德勒认为他自己所叙述的共同体不仅仅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地域社会,还包括国家或人类等一切存在;在时间轴上还包括从过去到未来,甚至也包括动植物或非生物。可以理解成共同体范围“无限大”。

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在英语中,共同体感觉叫作“social interest”,也就是“对社会的关心”。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我们都属于多个共同体。属于家庭、属于学校、属于企业、属于地域社会、属于国家等。

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 interest)变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

没必要固执于眼前的小共同体。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一定存在。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就会明白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第一原则是自我边界,守住自己边界,不侵犯别人边界;第二原则是遇到困难倾听更大共同体声音,遇到困难打开头脑和眼界,寻求更高维度的知识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如果是学校,那就不要用学校这个共同体的常识(共通感觉)来判断事物,而要遵从更大共同体的常识。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那种权力或权威只是通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的一种常识,其他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个体心理学和整体论

个体: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整体论:把人看作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来考虑的方式

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分离课题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

“距离感”和“分寸感”。庄子中的那句“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用一种更淡然坦荡的文字,写出了与之类似的更隽永的意思

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

我们并不是受感情这一独立存在所左右,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对他人大发雷霆的时候,那是“作为整体的我”选择了勃然大怒,绝对不是感情这一独立存在,可以说与我的意志无关,发出了怒吼。在这里,如果把“我”和“感情”分离开来认为“感情让我那么做或者受感情驱使”,那就容易陷入人生谎言。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第一章 总论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一章 总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一章 总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bd302c5a5c6380b8ba5173bc810a7b6

初中英语语法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英语语法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03d4d0d9de25e40f8ac9b8631b61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