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笔灵Logo笔灵AI论文写作三步搞定,GO>>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文选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思维导图

文选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147938066 浏览量:502023-10-16 23:52:43
已被使用3次
查看详情文选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思维导图

文选详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文选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文选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0b736874bd2df8f2a0b5536dd4f9b04

思维导图大纲

文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简介(楚芸)

定义

《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选录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九百年间、100多个作者、700余篇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故称《昭明文选》。作品共60卷,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类别。《文选》所选作家上起先秦,下至梁初(以“不录存者”的原则没有收入当时尚健在的作家),作品则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原则,没有收入经、史、子书。

版本问题

子主题 1

子主题 2

子主题 3

成书背景

时代背景

成书过程

2.国内外研究脉络

国内

历史发展

唐朝(古丽)

萧该《文选音义》x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九)云:

曹宪《文选音义》十卷x

许淹《文选音》十卷x

李善《文选注》六十卷,现存。集大成,影响最高。(旧唐书·儒学·曹宪传)骆鸿凯《文选学源流》

《文选辨惑》十卷x

做注工作

注音 反切 直切

释事

释义——征引式

校勘

公孙罗《文选注》六十卷《文选音》十卷x

五臣注

吕延济/刘良。张先/率向/李周翰《文选》新注 六十卷

孟利贞《续文选》十三卷/卜长福《续文选》二十卷/卜隐之《拟文选》

五代(宝宝)

对士人产生影响

以文选中的诗句为考题,出现最早的刻本。

雕版印刷

为文选的广泛传播奠定重要的文献基础,从而有力推动文选学进一步发展

北宋

活字印刷

宋初仍以诗赋取士,士人求学门径。陆游“文选烂,秀才半”的说法。

天圣明道本

北宋国子监刻李善注本,传世极少递修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内阁大库流出,现分散于海峡两岸图书馆收藏。

州学本

北宋哲宗天祐九年二月秀州(今浙江嘉兴)跋中写是国子监加五臣本组成的六臣合并注本

重要性

研究刻本李善注本,20世纪文选版本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推翻《四库总目提要》胡克家《文选考异》波斯六郎《文选诸本的研究》。

范仲淹庆历新政后 王安石以新经取士 ,经学成分加重,文选衰落。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

宋代俗文化大于雅文化和贵族文化,而《文选》是贵族文化代表性总集

金元

持续低落

明朝

一蹶不振

虽然士人还在学习文选,但文选学已濒临灭绝,理论价值不大

清代 传统文选学巅峰期(苗苗姐)

选学兴起原因

经史考据学发达

李注的缺失

乾隆科举增加五言八韵诗,以诗赋选材

清代研究特点

深受乾嘉考据学的影响

《文选》 研究的多层次、多角度化,清人试图对文选学进行分类:校勘类、音义训诂类、删注评点类、选藻类、选诗选赋类、综合类、其他类

研究者阶层繁杂,动机不一

文选成书两阶段

朱彝尊《书玉台新咏后》:

昭明《文选》初成,阅有千卷,既而略其芜秽,集其清英,存三十卷。(先成长篇,再行筛选)

选学发展分类概况

校勘类

顾炎武启其端,潘耒承其后,成果可见于孙志祖《文选考异》、胡克家《文选考异》、梁章钜《文选旁证》

胡刻《文选》也从此替代错谬百出的毛氏汲古阁本,成为清中叶以来至今最通用的版本。衣被后学,惠泽文林,非一代也。即使在文选研究界本身,其影响亦为甚巨。后出选学著作,几乎无有不受其影响者

音义训诂类

余萧客《文选音义》

孙志祖《文选李注补正》

正了李善注《文选》的许多谬误,打破了对于李注的盲目崇拜,揭开了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六臣注的一页

胡绍英《文选笺证》

正如朱序所说,清代选学,如《文选考异》、《文选旁证》皆着重校勘,“而声音文字之间未尽厘然各当也”。胡氏此书,乃补此空白而作。胡氏《自序》 云,李注虽“援引赅博,经史传注,靡不兼综”;然而“择焉不精,往往望文生训,转失本旨”,是以利用段、王二氏训诂方法,“由音求义,即义准音”,以补正李注训诂之失,此即从通假方面训释字义、词义

赵晋之《文选考音》

薛传均《文选古字通疏证》

杜宗玉《文选古字通疏证补编》

吕锦文《文选古字通补训》

评点类

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

何氏《文选》施加评点,表现出五方面的特色,即妙言佳句指点欣赏时用语切要质朴;章法结构分析评判时着重照应;文篇风格体味品评时推重雄健笔力;篇章旨意阐发考索时喜好索求微言大义;作者人品褒贬时强调仁孝的道德标准。

方廷珪《文选集成》

于光华《文选集评》

地名学类

朱珔《文选集释》

创立了较为完备意义上的《文选》地名学

综合类

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

骆鸿凯认为“以今观之,是书发挥选注,缕举最详,俾世之为选学者,得门而入,裨益非浅。”

张云璈《选学胶言》

《选学胶言》内容涉及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举凡版本、校勘、辑佚、文字、音韵、训话、名物、史事、地名、天文、评论文篇、褒贬作者等等,凡与《文选》相关者,凡与李注相关者,几乎无不论及。故而涉及范围之广,在选学研究专书中,的确是前无古人。

纪昀等撰(四库总目提要》也有关于选学著作的条目

影响近现代文选学走向

阮元《研经室集》

《文言说》

阐述了萧统选编《文选》一书的宗旨,认为只有讲求音韵铿锵、对偶骈俪的文篇,才是萧统所编“文选”之“文”,而这种“文”直承于孔子的《文言》,文统最正,而唐宋八大家的所谓“古文”,不应称之为“,大张旗鼓地为清代骈文派张目

《四六丛话序》

孙梅《四六丛话》

选学史上首次将《文选》与《文心雕龙》相提并论

五四时期(周文迪)

五四运动后 衰落——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李详选学大师《文选萃精》《文选拾沈》 《韩诗证选》、 《杜诗证 选》、 《李善文选注例》等。此江淮间选学大 师

《选学拾沈》

王先谦评价为:“所 撰各条,并皆佳妙,无可訾议,只恨少耳。”

《杜诗证选》

丁红旗:他对前人零 散的或不易确认的以及韩、杜诗歌中所涉及的条目 进行了尽可能的整理、排列‚而集中窥发其覆‚这

《韩诗证选》

《选文》研究百年 石树芳

杜甫韩愈作品和文选的关系,以实证揭示《文选》对唐朝诗的深远影响

高步瀛(传统派)

《文选李注义疏》

穆克宏 高步瀛

所谓 “义疏 ”‚就是疏通李善注的含义。

义疏先解释 《毛诗序 》有 “大序 ”、“小序 ”之分‚李 善注出自 “大序 ”。然后解释 《文选 》李善注体例。 这样的义疏用语不多‚比较简明地将李善注疏通清 楚。

高步瀛的 《文选李注义疏 》的校勘‚使用了古 抄无注本 《文选 》和敦煌石室唐抄本 《文选 》‚故较 之清人的校勘进了一步

在 “义疏 ”中大量引用了经、史、子、集中多种著作有 关训故的资料‚极大的丰富了 “义疏 ”的内容。旁 征博引‚资料丰富‚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 体现了本书集大成的性质

继承“乾嘉学派”

石树芳/叶征洛

发扬 了严谨踏实 、 考据详博的长处 , 并摆脱 “ 经 今古文 ” 的学派偏见, 故使 《义疏》 取得卓著成就

《选学举要》王立群清代选学论文

高步瀛《选学举要》与周贞亮、骆鸿凯二氏《文选 学》承继汪氏‚并在汪氏其书的基础之上‚以现代《选》 学观研判《文选》‚成为《选》学史上三部具有现代意义 的《选》学专著

第一卷:《文选之作》‚《文选学之由来》‚《李善文选 注》‚《五臣文选注》‚附诸家评李注及五臣注之优绌‚《文 选诸家注》‚《选》学书目‚附录郑文宝、陶岳、陆游论《文 选》

第二卷:《文选序》讲疏‚李善《上文选注表》讲疏‚ 李注略例。

第三卷至第七卷:《文选》诸篇讲析。凡析《两都赋 序》、《西都赋》、《东都赋》、《甘泉赋》、《子虚赋》、《上林 赋》六篇

刘文典 《读文选杂记》

丁福保《文选类诂》

穆克宏《研习文选》

丁 氏《类话》按笔 画汇编《文选》李 善注 , 极便查 阅, 当属 文 献检索

高氏的注释吸收了清人汪师 韩、孙 志 祖、 余 萧 客、 胡 克 家、 梁 章 钜、 胡绍火英、朱王存、张云王敖等人的成果‚并提出自己 的见解‚见解往往精湛可信。

石树芳:运用清人未见的故宫博物院藏古钞本/敦煌唐写本残卷校正各本之误,考订源委。

屈守元《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 《文选导 读》

黄侃 (转型派)《文选平点》文选与文心雕龙结合

黄侃认为 赋的分类受文心雕龙影响

王立群:黄侃先生承袭清人孙 梅之论‚对于《文选》与《文心》之关系‚笃信不疑

石树芳:黄侃《文选平点》系据湖北崇文 书局翻刻鄱阳胡氏刻本校勘,分为六卷,首列选目, 篇目下标明又见何书何卷。“凡录平点,先列评语、 校语,凡评校某篇某句之语,必举原文” 。

司马相如《长门赋》是后人伪托

宋玉《高唐》《神女》是一篇

洛鸿凯 《文选学》(现代派)

石树芳:该书是“选学”研究的里程碑,分为纂集、义例、 源流、体式、撰人、撰人事迹生卒著述、徵故、评骘、 读选导言、余论等十部分。其中《源流》一章以 时代为序,追述“文选学”发生、发展的整个历程, 对历代选学家的生平、著作详加论述,并将传统 选学概括为注释、辞章、广续、雠校、评论五家, 第一次对《文选》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为中国 “新文选学”的开山之作。学界评价极高,穆克宏 将其优点概括为 :“论述全面、纠正谬误、汇辑体 例、追溯源流、诠释文体、考证切实、资料丰富、指导阅读、指导研究、提供书目。”

《清代选学与 》王立群

纂集第一

论述总集产生之因‚勾稽《文选》诞生 前今存诸总集之片断材料。叙述昭明太子的生平著述 及《文选》之纂集‚驳正“高斋十学士”编纂《文选》说

穆克宏:客观地讲, 骆 氏开研 究《文选》产生 时代 背景的先河, 屈 氏则是此专题 研 究的成 绩卓 著者

义例第二

讨论《文选序》所体现的《文选》的选录 标准及《文选》的封域、分体、去取、编次诸问题。

源流第三

叙述《选》学发展流变史‚特别详述唐 代《选》学与清代《选》学。

体式第四

征引《文心雕龙》文体论诸文字辨析 《文选》所录诸体。

撰人第五

此章以汪师韩《文选理学权舆》之《撰 人》一章为基础‚将《文选》诸家以时代论列‚并附其作 品。对有争议之作品‚汇集诸说‚断以己意。

撰人事迹生卒著述考第六

。以汪师韩《撰人》一章 为对象‚将《文选》所选诸家‚按时代先后‚详述其生平、 仕履。

征故第七

厘分赋、诗、文三类辑录“时流品藻”、 “史臣论断”、“艺苑珍谈”、“选楼故实”‚俾读者阅读作品 时有所帮助。

评骘第八

汇集张惠言、谭献、王门岂运、李详诸人评 论‚分列《文选》诸家名下。

读选导言第九

分列16类‚具体论述研读《文选》 的方法

余论第十

“征史”、“指瑕”、“广选”三门‚分论 有关《文选》诸问题。

穆克宏《研习文选》

论述全 面 、 纠正 谬误、 汇 辑体例 、 追溯 源 流 、 设 释文 体、 考证切 实、 资料丰富、 指导 阅读、 指导研究 九方面高 度评价骆 氏《文选学》 ,

周贞亮《文选学》(王立群清代选学论文)

‚第一章《文选学之起源》‚第二 章《文选之意义》‚第三章《文选之封域》‚第四章《文选之 篇题》‚第五章《文选之纂次》‚第六章《文选作者之时代 与地域》‚第七章《文选学之成立》‚第八章《自隋迄明研 究文选学者之成就》‚第九章《清代文选学者对于文选 之贡献》‚第十章《文选之刊刻及评骘》(附《选》学书目‚ 新定《文选》目录并附)。下编凡三章‚第一章《读文选 之豫备》‚第二章《文选之观察法》‚第三章《文选之读 法》。阅此目录‚可以清楚地看出周氏《文选学》完全是 从整体上研究《文选》的现代通论之作。

石树芳文选研究百年:周贞亮《文 选学讲义》与骆鸿凯《文选学》写作时间相近, 研究内容相似,然学术价值不及骆氏,其中《〈文 选〉之刊刻及评骘》一章专论历代版刻,为周独有, 惜《文选学讲义》流传未广,湮没无闻。 “新文选学”发端于日本的神田喜一郎

王立群《伦20世纪》:高步瀛代表的传统派‚黄侃、屈守元代表 的转型派‚骆鸿凯代表的现代派‚构成了20 世纪《选》学家的三大主派。

在20世纪的《选》学史上‚开创期的《选》 学研究成果卓著。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 打破了传统《选》学研究模式———文献研究一 统天下的局面‚初步建立了现代《选》学;二是 创造了现代《选》学两种研究模式(文献研究 122中州学刊1999年第3期 与文学研究)并存共荣的基本格局‚为20世 纪后期《选》学研究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刘师培 将文心雕龙和文选结合教授

建国以后(静宜)

建国以后

国内

概述

总的来说,80ND之前,我国的《文选》研究还处于零星的、不成系统的状态,80ND中后期才进入一个新阶段。 以北京大学、长春师范学院等多单位联合作《文选译注》为标志。 并成立中国《文选》学研究会(首任会长曹道衡先生) →表明《文选》研究已经国际化,并且进入了规范的、系统的研究状态。 其中,逐步完善的专门性研究机构的设置,如全国性的“ 选学研究会”的成立,长春师范学院成立的“《 文选》研究所”、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成立“ 昭明文选研究所”、台湾彰化师范大学“《 文选》研究中心”等均使《 文选》版本及注释的研究更具组织化、系统化

年代

1949-1976:低谷徘徊期,论文聊若星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文选李善注》义例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得到学界广为注目后‚研究者后出转精‚日臻完备。 李维棻先生《文选李注纂例》(《大陆杂志》第12卷第7期‚1956.4)此文将善注义例分为大类、小类、子项三个层次‚隶属关系相当明晰。与20世纪前期学者同类之作相较‚更深入亦更细致。 王礼鲫先生《选注释例》(《幼狮学报》第7卷第2期‚1968.4)一文‚将善注义例厘分为55类。此文在现代《选》学史上可谓总结善注义例最为完备的论文之一‚但与李维芬棻文相较‚惟分类稍嫌琐细。

1977年以来:开始复苏,并逐渐走向繁荣,大量专著出现,百家争鸣

重要作家作品

屈守元《昭明文选杂述及选讲》1988天津古籍出版社、《文选导读》1993巴蜀书社【均带有普及性质,介绍基本知识,如何阅读《文选》指出了门径,为20世纪5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学人中最早系统地研究《选》学的专著】; 穆克宏《昭明文选研究》1998【对编者、编选年代、文体分类、选录标准等争议问题一一阐明,足资参考】; 王立群《现代“文选”学史》2003【在现代文选学建立的基础上研究,标志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汪习波《隋唐文选学研究》2005【专门论述分析李善注的成书与文本变迁问题】 罗国威《敦煌本<文选注>笺证》《敦煌本<昭明文选>研究》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 《<文选>版本研究》2000 北京大学出版社【20C最具权威性的版本力作,首次理清版本刻、存和流传的历史线索】 曹道衡《试论<文选>对作家顺序的编排》2003《文学遗产》 《有关〈文选〉编纂中几个问题的拟测》 1993 南京大学周勋初教授整理影印的 《文选集注》 2000 广西师范大学胡大雷教授 《文选诗歌研究》 殷梦伦《如何理解<文选>编选的标准》 王运熙的《萧统的文学思想和<文选>》 郭绍虞的《<文选>的选录标准和它与<文心雕龙>的关系》

“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目前已经更新到14次」

1、1988长春 《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 2、1992长春《文选学论集》 3、1995郑州《文选学新论》 4、2000长春《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 5、2002镇江《文选与文选学》 6、2005新乡《中国文选学》 7、2007桂林 尚无论文专集出版 8、2009扬州 《第八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2011南京大学 《第九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0、2012 河南大学 11、2014 郑州大学 12、2016 厦门大学 13、2018 北京大学 14、上海复旦大学 2023 10.14-10.15

论文集:

1988 赵福海等主编《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 1992 赵福海等主编 《文选学论集》 1997 中国文选学研究会、郑州大学古籍出版社《文选学新论》 2001 赵福海、刘琦、吴晓峰等主编《〈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化》

《中外学者文选学论著索引》收录论文

朱自清《<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说》

是《文选》的选录标准,并作了诠释

何融《文选编撰时期及编者考略》

在考证 《文选》编选年代 方面何氏是有贡献的。

1966-1976

6篇中值得注意的论文

祝廉先的 《<文选>六臣注订讹》

训诂学著作,对 《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的错误加以订正

程毅中、白化文的 《略谈李善注<文选> 的尤刻本》

20世纪文选的出版情况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中州古籍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特别是1998年出版的《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外文选学论著索引》 【分别收录了大陆、港台、日本、韩国、欧美《文选》学的研究概述】

海外

港台学者研究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香港

饶宗颐《敦煌本文选斠证》《日本古钞文选五臣注残卷校记》 【是根据写、钞本对《文选》版本进行研究的力作】

台湾

林聪明《昭明文选研究考略》《昭明文选研究初稿》;陈新雄、于大成《昭明文选论文集》; 邱棨鐊《文选集注研究》; 李景溁《昭明文选新解》; 游志诚《昭明文 选学术论考》《文选学新探索》

日本仍然是海外“选学”研究的重镇

“新文选学”是近代日本学者首先提出的概念。60ND,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在《新的文选学》中提出了“新文选学”的概念

真正使之形成有风格、有方法的研究派别的是清水凯夫教授

这一时段出版的重要研究专著还有冈村繁、富永一登、狩野充德、竹田晃、高桥忠彦诸人的专著及斯波六郎先生的遗稿集。

日本 80、90 年代 《文选》研究之领军人物冈村繁先生于 1999年出版了 《文选之研究》( 岩波书店) 一书,对俞绍初、许逸民所提出的八大课题均有涉及。其书通过对敦煌本 《文选注》的文本校勘整理揭示出其具备讲义录之性格,提出了李善单注本乃是对北宋本之继承的观点,阐明了 《文选》之编纂背景及其流传之经纬,并将 《文选》与 《玉台新咏》进行了比较研究,涉及范围广大,新见迭出不穷。

内容:

1) 注释学

佐藤利行 《〈文选集注本〉离骚经一首所引陆善经注考 (一) (二)(三)》( 《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第 58、59、60 期,1998 年) 清水凯夫 《文选李善注的性质》 ( 《中国读书人的政治与文学》 所收,创文社 2002 年) 陈翀 《〈集注文选〉所引诸注释书考》 (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第 10 期,2012 年)

( 2) 校勘学

富永一登 《唐钞本李善单注本 〈文选〉残卷校勘纪 (1)(2)》( 《中国学研究论集》第 1 、2期,1998 年) 池渊质实 《九条本 〈文选〉校勘纪 ( 1) 》( 《中国学研究论集》第 7 期,2001 年) 芳村弘道 《静嘉堂文库所藏古钞无注本 〈文选〉卷十残卷校纪》( 《学林》第 44 期,2006 年)

3) 评论学

福井佳夫 《萧统 〈文选序〉之文章考》 ( 《中国中世文学硏究》 第 53 期,2008 年) 牧角悦子 《〈文选〉序文与诗之六义 ——— 赋乃古诗之流》( 《六 朝学术学会报》第 16 期,2015 年) 川合康三 《规范与表现———以 〈文选〉诗最初之分类为中心》 ( 《东方学》第 132 期,2016 年)

( 4) 索引学

山崎健司编著 《文选李善注语释索引》( 熊本县立大学文学部研究丛书 4,2004 年)

5) 版本学

富永一登 《唐钞本李善单注本 〈文选〉残卷考》( 《中国学研究 论集》第 7 期,2001 年) 冈村繁 《重修北宋国子监本 〈李善注文选〉序说》( 《立命馆文 学》第 598 期,2007 年) 陈翀 《〈集注文选〉成立过程考———以平安史料为线索》( 《中 国文学论集》第 38 期,2009 年)

6) 文献学

佐藤进、小方伴子 《戴震 〈方言疏证〉引 〈文选〉考》( 《人文学报 ( 东京都立大学) 》第 292 期,1998 年) 洲胁武志 《〈文选〉李善注所引 〈汉书〉颜师古注考》( 《人文 科学》第 15 期,2010 年)

7) 编纂学

清水凯夫 《再论 〈文选〉与 〈文心雕龙〉之影响关系》 ( 《学 林》第 32 期,2000 年) 佐竹保子 《从注文来看 〈文选〉本的编纂·传承及当时的別集 本》( 《nao de la China》第 8 期,2004 年)

8) 文艺学

戴禾 《〈文选〉中的老庄思想———以其诗篇为中心》[《国际研 究论集》第 11 ( 2) 集,1998 年] 佐竹保子 《谢灵运 〈遊南亭〉 诗中的 “赏心”———与 〈惟良 知〉解释之关联》( 《集刊东洋学》第 109 期,2013 年)

欧美文选研究

20世纪上半叶有赞克 ( Erwin von Zach) 德语译本,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康达维( David R. Knechtges) 教授对 《文选》所收的赋做了英译和详注的工作,为西方读者对 《文选》赋的认识和阅读打开了方便和指引之门; 学者们纷纷引用这些译文和注释,作为其研究工作的基础。

欧美汉学界在 《文选》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为数不多,尤其鲜有直接以 《文选》为题的研究。但 20 世纪以来在 《文选》翻译上的长足进展,推动了欧美汉学界的 《文选》研究,康达维在 《文选》翻译和研究上取得的成果是其中的代表。

西方学者对 《文选》的主要研究成果可分成以下三类:

(1) 对作品的翻译和细读;

重要的翻译诗集: 如马瑞志( Richard B. Mather) 的 《三位永明诗人》[The Age of Eternal Brilliance: Three Lyric Poets of the Yung-ming Era ( 483 -493) ]。 此书翻译了永明诗人沈约、谢眺和王融的全部诗歌,可以称为西方汉学的一个里程碑。 两位欧洲著名汉学家翻译的诗集,即法国人桀溺 ( Jean-Pierre Diény) 的 《曹操诗译注》 [Les Poèmes de Cao Cao ( 155 - 220) ] 和德国人Hans Stumpfeldt 的 《汉诗八十一首》 ( Einundachtzig Han-Gedichte) 。桀溺把曹操所有的诗作都译成忠实简明的法文。桀溺是汉魏诗的著名学者,特别关注文本差异和文本历史的问题,对曹操诗研究的贡献相当大。Stumpfeldt 是汉代历史专家,在鉴赏部分特别注意每一首诗的历史背景。这些书,虽然主要目的是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但学术基础很强,同时表现学者个人的见解,可以视为国际汉学的重要成果。 内容极其丰富的参考书。这是田菱 ( Wendy Swartz) 等主编,三十几位学者参与的大工程: 《早期中古中国:资料选集》(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 。内容涉及中古中国的各个领域: 历史、政 治、法 律、传 记、佛 教、道 教、诗 赋 等,包括一些来自《文选》的文章。本书与其说属于 《文选》学的领域,倒不如视为六朝文化史的百科全书,从事六朝文史研究各领域的学者都可以受到启发。 专门研究几首甚至一首诗的论文,如柏士隐 ( Alan J. Berkowitz) 的 《〈文选〉 的最后一篇: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 ( “The Last Piece in the Wen xuan,Wang Sengda’ s ‘Offering for Imperial Household Grandee Yan’”) ;另外高德耀 ( Robert Joe Cutter) 在 “Saying Goodby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Dirge in Early Medieval China”中分析诔体的发 展和转型。这类论文从翻译出发,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详细释读原文 的每一字,往往认识到所选的作品之间的关系和不同,更清楚地看出文学 类别的特点。

(2) 文化历史背景研究;

探讨文学作品的历史文化意义。比如张磊夫 ( Rafe De Crespigny) 的历史大作 《曹操传》 ( Imperial Warlord: A Biography of Cao Cao,155 - 220 AD) ,主要线索为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活动,其中也分析了曹 操的文学创作。Dominik Declerq 的 《设论体研究: 三、四世纪中国之政治修辞学》( Writing against the State: Political Rhetorics in Third and Fourth Century China) 更直接跟 《文选》有关,这本书专门研究 “设论”这种文体, 并阐释它在魏晋政治中的作用。 另一种研究成果探讨一个文化专题和文学的关系。如侯思孟教授的 “Immortality-Seeking in Early Chinese Poetry”,讨论求仙主题在诗歌中的表 现。西方学者尤其是法国汉学家 ( 侯教授是美国籍, 但长年居住在法国) 特别重视与道教相关的主题,认为以前的学术传统忽 视了这类宗教性的题材。侯教授还出了一本书 《古代与中古中国之山水欣 赏: 山水诗之起源》( Landscape Appreciation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Birth of Landscape Poetry) ,追溯中国文化中山水欣赏的起源和发展。 求仙主题在中古文学的表现,还有陈伟强 ( Timothy W. K. Chan) 在阮籍和嵇康研究方面发表的重要论文 《阮籍嵇康寻 “仙”记》 ( “Ruan Ji’s and Xi Kang’s Visits to Two‘Immortals’”) ,此文整理了有关两位诗人 遇到仙人的一些重要历史文献。陈教授虽然是任教于香港的华人,但他是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博士,以英文和中文双语发表研究成果,反映了 《文 选》学在 21 世纪的国际化倾向。

(3) 关于 《文选》编辑的研究

直接谈到编纂者的动机等问题。比如康教授在 《挑出野草与选择嘉卉: 中国中古早期的选集》( “Culling the Weeds and Selecting the Prime Blossoms: the Anth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和 《选集的问题: 论应璩 〈百一诗〉》[“The Problem with Anthologies: The Case of the‘Bai yi’Poems of Ying Qu ( 190 - 252) ”] 两篇论文中考察了文集 ( anthology) 本身的构成和意义,以及对后代接受史的影响等问题。 该是王平 ( Wang Ping) 的新书 《中古中国朝廷之文化与文学: 〈文选〉编者萧统及其交游》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a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Court: The Wen xuan Compiler Xiao Tong ( 501 - 531) and His Circle]。此书通过精密的研究,分析萧统的生平、著作、思想、交游等等,给 《文选》学者带来新的见解,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萧统本人的嗜好和选择,以及 《文选》编纂的过程及背景。

韩国文选研究历史脉络

三 国 时 代 和 统 一 新 罗 时 代

由于地理上的关系,韩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自古以来就比较频繁,因此汉字很早即传韩国 ,高句丽时期汉字已经普及。 强首是新 罗 时期 的 大儒 、 文章大家 。 他将《 文选 》 推重为学 习 文章的 典范 。 他很善于 解释其 中 晦涩艰深的 文 章 , 同 时也撩长 用 四 六 骈偭文撰写外交文书 。 韩 国 学者梁光锡 先 生 在《 新罗 汉 文学的 形成及 发 展 》一文 中 论 述 《 文 选 》 在韩 国 流 传 的 情 况 说 ,“《 文选 》 与 五经三史 不 同 , 是梁萧 统收集历代 诗歌和 拼 俪 体 的 文 章 编 撰 的 诗 文 总 集 , 是 学 习 文 章 的典 范 。 六朝 以来 , 外交文书 只 使 用 四 六骈偭文体 。 从三 国 时代起 , 为 了 稳定 处理和 中 国 的关 系 , 需要 善 于撰述 外交文 书 的 文翰官 。 到 了 统一新 罗 时期 , 和 唐朝 建 立 了 密切 的 军 事 、 外交 关 系 , 对文翰官的 需要 也就更 为迫切 。 为 了 培 养 文 翰 官 , 在 神 文 王 二年 设 立 国 学 , 其授 课课程里将《 文选 》 纳 入必读 书 目 , 设立 了 文选博士。 崔致远是统一新罗 时期最著名 的 诗人 , 对韩 国 汉 文 文学 产 生 了 深刻 的 影响 , 被 称 为 韩 国 汉 文文学 的 鼻祖 。 他 常 用 四 六 骈偭体写 文章 , 并且对 《 文选 》 非 常 熟悉 。

高 丽 时 代

进 入 了 高丽 时代 《 文选 》 作 为 学 习 写 作 的 典范 的 地位更加稳 固 。 这与 当 时 的 政治 背景 有 密切 的 关 系 。 高丽建 国 以 后 , 为 了 强化其新 建 的 封建 王朝 的 统治 , 需要培养一大批管理 国 家政务 的 人才 , 于是就积极 的 吸 收 中 国 文化 , 采 用 中 国 选拔人才 的 方法 。 所 以 科举 制 实 行 以 后 , 为 了 提 高 文学 素 养 以 求 入仕 , 高丽 士 人学 习诗 文 时 《 文选 〉 成 为 不 可缺少的 读物 。 因 此 , 在 高丽社会 上 崇 尚 《 文 选 》 的 风气 愈 来愈盛 , 其情况 与唐宋 朝相 似 。且当时印 刷 术 巳 经相 当 发达 , 加 之 历代帝 王 都 积极 执行 崇 文 政 策 , 所 以 中 央 官 署 的 殿 阁藏 书 非 常 多 。 李 奎 报 是高丽 时 期 最著 名 的 诗人 , 也是 文章大 家 。 他虽然轻视科举 不 事 科举之 文 , 作 赋荒芜 无格律” 不 过我 们 可发 现他在 文 章 中 引 用 《 文选 》 。 比 如 他所撰 的《 东 国 李相 国 集 》 有这样 的 记载“ 平 生落 宕聊 。 《 文 选 》 云 : 苟 生 亦何聊”。 髙丽 末 期 著 名 的 诗 人有李 崇仁 和 李 啬 他 们也推重《 文选 》 。 李 崇仁撰 的 《 陶 隐集 》 卷三 说 : “ 葭管灰 飞 白 , 儿 知 诵 《 文选 》” 李啬在《 牧 隐集诗稿 》 卷十 《 寄赠 金敬叔 少监 沖说 “《 文 选 》 、 《 文 粹 》 、 《 宋 文鉴 》 、 《 通 典 》 、 《 通 考 》 精 英诸 书 微辞 奥 义 尽 呈露。

朝 鲜 时 代

到 了 朝 鲜 时代 , 由 于 时代 的 变 迁和 现 实 的 要 求 , 《 文选 》 作 为 写 作 典 范 的 价值 日 益 降低 。 这一时期 , 士大夫极 力 贬 抑 高丽 时代 的 文 风和 以 词 章 为 中 心 的 儒学 而 倡 导朱子学所 重视 的 以 经学 为 中 心的 儒学 。 为 此 , 他 们 废 止 了 专 门 考词 章 的 进士试 , 加 强 了 重视经学 的 生 员试 。 《 东 文选 》 是成宗九年 ( 徐 居正等人编撰 的一部韩 国 历代诗文选 集 。 这部 书 收 录 了 自 三 国 时代至 朝鲜时代初期五百多 位作 家 的 四 千三百零二篇文 章 。 徐居正 在编 这部 书 时 , 依 照 《 文选 》 的体制 , 他说“ 我 国 之 文无选 集者 , 前朝惟崔瀣 当 撰《 东人文 》 , 然伤口略 。 臣 等欲仿 古《 文选 》, 自 新 罗 至 我朝 , 类选诗文”。 到 了 朝鲜 中 期 , 重新开 始认识 以 《 文选 》 为 学 习 文章 的 典范 价值 。 比 如 , 明 宗八年 , 尹春年提 出 将《 文 选 》 加 入科举考试正 规 科 目 。 纵观整 个朝鲜时代 , 《 文选 》 并不十 分 流行 但有一部分士人 为 了 掌 握诗赋仍然学 习 《 文 选 》 。 如沈彦光《渔村集》附录卷一《渔村年谱》、张维《溪谷漫笔》、李植《泽堂集》

其他

欧美

日本 大英博物馆 《索引》

韩国

白承锡《韩国“文选学”概述》

港澳台

3.影响

文选学家:煮食 辞章 广续 校勘 评论 《文选学源流》

对士人产生影响

对杜甫产生影响 李详《杜诗证选》

陆游《老学奄笔记 卷八》

高氏的注释吸收了清人汪师 韩、孙 志 祖、 余 萧 客、 胡 克 家、 梁 章 钜、 胡绍火英、朱王存、张云王敖等人的成果‚并提出自己 的见解‚见解往往精湛可信。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骆鸿凯《文选学》(黄侃弟子)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查看更多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

 农村幼儿园利用绘本阅读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_副本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农村幼儿园利用绘本阅读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农村幼儿园利用绘本阅读开展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000927dcd222b18fa95af52d1709a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