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基础教育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

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JOJO 浏览量:1252022-08-07 15:11:07
已被使用47次
查看详情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b7755bc76bdebc4b326aad268d03fb5

思维导图大纲

八年级语文下册《登飞来峰》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品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人称半山居士

执政期间,曾与其子王雱及吕惠卿等注释《诗经》《尚书》《周官》,时称《三经新义》

其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所著《字说》《钟山一日录》等,多已散佚。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白话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译文

飞来峰

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千寻塔

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闻说

听说

浮云

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自缘

一作“只缘”,自然是因为。缘:因为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夏,诗人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情怀,可看作实行新法的前奏

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第二部分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第三部分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

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

第四部分

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主旨

表现了诗人胸怀大志,愿意为了家国抱负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全诗借助对飞来峰山势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不畏浮云遮望眼”,定将实现成就大事业的政治理想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幕遮》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幕遮》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幕遮》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739835b3f348067ec91eb4dfebd5fca

八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八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八年级语文下册《相见欢》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fb80c83f9619b85ebbfd980d010ee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