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山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山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9512737e72fec099ebec6a3fa6f3971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山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者
孙洙(1711—1778),字临西(一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今属江苏)人
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
此书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后四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
全书收录了七十七家诗,基本上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乐府等诗体编排
所选多为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情怀之作
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其中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
背景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不仅被历代诗评家不断研究,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为了满足普通人欣赏的需要,从宋明时就有人编辑通俗唐诗选本,现存最早的是成于宋谢枋得、明王相之手的《千家诗》
此书虽是唐宋诗合集,但以唐为主,依体编排,收一百二十三家诗二百二十六首,全是五七言律绝
作者
王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原文+译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住所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文章赏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终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次联是说,我在深山前行,缭绕的云雾分向两边,回头望去,白云又在身后合成了茫茫的一片
我朝濛濛的青霭走去,一到面前却杳然不见
次联写近景,“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
“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颈联是说,终南山是这样的辽阔,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阳光照耀群山,千岩万壑或明或暗,深深浅浅
颈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首联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和从西到东的远,这是从山北遥望所见的景象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尾联是说,我想在山里找一个人家投宿,隔着涧流,询问林中的樵夫
小结
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
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的云海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蕴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尾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别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别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3ced6a0ed2c743f5b21c71748d7925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过香积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过香积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66172b3be931aec020aeaba073a5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