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别业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别业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3ced6a0ed2c743f5b21c71748d79256
唐诗三百首之终南别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作者
孙洙(1711—1778),字临西(一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今属江苏)人
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选集,成书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
此书共八卷(或作六卷),选诗三百一十首,后四藤吟社本又增补杜甫《咏怀古迹》三首
全书收录了七十七家诗,基本上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乐府等诗体编排
所选多为描写生活琐事、个人情怀之作
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其中有不少是唐诗中的名篇
背景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不仅被历代诗评家不断研究,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为了满足普通人欣赏的需要,从宋明时就有人编辑通俗唐诗选本,现存最早的是成于宋谢枋得、明王相之手的《千家诗》
此书虽是唐宋诗合集,但以唐为主,依体编排,收一百二十三家诗二百二十六首,全是五七言律绝
作者
王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原文+译文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文章赏析
开头两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叙述诗人中年以后即厌尘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辋川别墅所在地
说明诗中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中透露出来的闲情逸致
上一句“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下一句“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
第三联,即说“胜事自知”。“行到水穷处”,是说随意而行,走到哪里算哪里
然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了下来
有两种意境
第一种,身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实不止遇见这林叟是出于偶然,本来出游便是乘兴而去,带有偶然性
它写出了诗人那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对于读者了解王维的思想是有认识意义的
小结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
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
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过香积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过香积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66172b3be931aec020aeaba073a5688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唐诗三百首之酬张少府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唐诗三百首之酬张少府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f8d2e6dbbd7882ab87bea655876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