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其速率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按如下顺序发生: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致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护理学:炎症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护理学:炎症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6cf35129fe802728ba54c0d32e28072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护理学:炎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其速率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变化按如下顺序发生:细动脉短暂收缩、血管扩张致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
在炎症过程中下列因素可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功能是将炎症细胞输送至炎症病灶,白细胞渗出是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特征。白细胞的渗出过程是复杂的连续过程,包括白细胞边集和滚动、黏附和游出、在组织中游走等阶段。
(一)白细胞边集和滚动
(二)白细胞黏附
白细胞借助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和整合蛋白类分子黏附于内皮细胞。
(三)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
白细胞游出是通过白细胞在内皮细胞连接处伸出伪足,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从内皮细胞缝隙中逸出。
(四)白细胞在局部的作用
白细胞在局部发挥着吞噬作用、免疫作用和组织损伤作用。
急性炎症所发生的器官组织、组织反应的轻重程度和炎症性致病因子的不同,急性炎症的表现也不同。渗出物的主要成分是急性炎症的分类依据,故急性炎症可分为浆液性炎、纤维素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一)浆液性炎
浆液性炎以浆液渗出为主要特征,浆液性渗出物以血浆成分为主,含有3%~5%的蛋白质,其中主要为清蛋白,同时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浆液性炎常发生于黏膜、浆膜和疏松结缔组织。黏膜的浆液性炎又称浆液性卡他性炎。
(二)纤维素性炎
纤维素性炎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纤维素性炎易发生于黏膜、浆膜和肺组织。发生于黏膜者,由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又称伪膜性炎。白喉的伪膜性炎,若发生于咽部,且不易脱落则称为固膜性炎;发生于气管较易脱落则称为浮膜性炎。浆膜的纤维素性炎(如"绒毛心")可引起体腔纤维素性粘连。发生在肺的纤维素性炎,除了有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外,亦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
(三)化脓性炎
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化脓性炎依病因和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
1.表面化脓和积脓
此种化脓性炎是发生在黏膜和浆膜的化脓性炎。黏膜的化脓性炎又称脓性卡他性炎。如化脓性尿道炎和化脓性支气管炎。当化脓性炎发生于浆膜、胆囊和输卵管时,脓液则在浆膜腔、胆囊和输卵管腔内积存,称为积脓。
2.蜂窝织炎
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3.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脓腔局部常由肉芽组织修复。
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周围组织的脓肿。痈是多个疖的融合,在皮下脂肪和筋膜组织中形成许多相互沟通的脓肿。
(四)出血性炎
出血性炎症灶的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红细胞。常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鼠疫等。
相关文章阅读推荐: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护理学:疾病病因概述
2016年卫生资格考试护理学:骨关节炎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009食品科学学院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009食品科学学院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7b149d1dc5c8055cd171fbd9006cde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卫生化学--元素和无机物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卫生化学--元素和无机物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c942d0350c858e06a1f7ed29a86d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