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思维导图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心不动则不痛 浏览量:22023-04-11 11:56:59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思维导图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由教育学网发布,关于《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更多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知识 教师资格教育学知识点 教师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c298c3bb450eae665dffb46753a416d

思维导图大纲

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本文"2017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儿童发展观",跟着树图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儿童发展观除了儿童发展的概念以外,还包括儿童人性特点、儿童发展的性质、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和儿童发展的价值等重要内容。历史上曾对教育产生过一定影响的儿童发展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遗传决定论

人性,被普遍地看做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类相区别的、由人类个体所表现出的类化特征。这种类化特征除了人类共有性之外,在人类内部,每个人在展示这些类化特征时,还同时展示出了个体的特殊性。例如,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但就单个人而言,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表达能力高低的差别,语调语速的差别等。人类思想的繁荣更揭示了人类在其本质特点之一──思维能力展现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那么这种个体间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人认为,人性个体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所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一)基督教的"原罪说"

这是西方中世纪教育史上一种典型的儿童观,它视儿童为生而"有罪"的人,赎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尽快赎罪的手段。"原罪说"扼杀了儿童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童年。在中世纪基督教学校中,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被忽视了,学生被要求严格地按学校内刻板的作息方法进行学习,完全没有游戏和自由活动的时间。学生们被迫重复着枯燥的读书、劳动、唱赞美诗等活动,若有违规行为,还要受到体罚。

(二)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

这种儿童观认为,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种不同的材料。金质者最为高贵,他们的发展目标是治学和管理国家,因而他们需要接受最高等级的教育;而银质者,其发展目标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够了;铁质者的天资最差,没有什么发展前途,无需接受什么教育。铁质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开发,因为他们没有才能的天赋条件,他们只需掌握某种劳动的技能,养成服从的品性就足够了。

(三)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儿童观是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的,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认为,人具有基本道德的萌芽,即善端,包括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儿童的发展就是让这些本来存在的萌芽能够生长。孟子主张注重教育内容对儿童的影响,其目的是引发儿童固有的良知、良能。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认为,人对物的欲求是人性,而人性是恶的。荀子这种对人性的看法,导致了他注重教育对儿童的改造和外塑功能。由于上述观点对善恶的肯定与否定过于绝对化,难以解释现实中人的发展差异复杂多样的事实,韩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论。韩愈认为,"学而愈明"为上等,"可导而上下"的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罚来控制他们的行为。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三会一课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三会一课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三会一课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c1e6ec0d7d0f0abd091544f125d39d7

家庭教育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家庭教育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家庭教育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f27f5545577a9d2408c586448063f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