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思维导图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迷人小天后 浏览量:02023-04-12 11:20:5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思维导图

为了帮助考生备考,树图网特地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的相关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0e9c8d4efade70932c355ac822c5d11

思维导图大纲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文化素养,作为教师资格笔试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是每位大多数考生的心头大患,弃之可惜,学之浩渺。全国教师资格证根据《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春节部分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春节概述

春节,又称"年节",古称"元日"、"元旦"、"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等,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合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我国大多数民族都过这个节日。

二、春节来源

"年"是一个时间概念,它的产生与农业、历法直接相关,是古人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的一种总结。所以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年,谷熟也"。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作物成熟,意味着农忙时节的结束,大家有空余时间做点其他事情来等待来年的春耕,因此便产生了各种业余活动,比如走亲串戚,祭祀亡灵,做些美味佳肴等等。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年"的时间概念也因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诗经》中描写的周代年终为十月,岁首为十一月。汉武帝时确立以夏历纪年,并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定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于是正月初一作为年节被确定下来,围绕年节的各种活动在除夕开始进行,慢慢的形成节日风俗。

三、春节习俗

从历代的过节情况来看,年节的风俗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洁祀祖祢",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亲友间的拜年活动,主要表达人们对天地养育之恩的感恩,对先祖的怀念和敬畏以及对乡邻的祝贺,这其实既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伦理人情的体现,也是宗法观念在人们心里上的反应。二是"进酒降神",如放爆竹、贴春联、跳灶神、敬门神、喝椒柏酒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增加了比如守岁、包饺子、吃饺子等习俗,为春节增添了不少新的文化因子。

四、春节民谣

旧时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叫作小年,实际上是年节的一个准备工作。此时就要打扫庭院,送灶王上天,杀猪宰羊,采买年货,直到除夕晚上吃上年夜饭,故北方有民谣道:二十三祭灶仙,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三十晚上不睡觉,正月初一放鞭炮。

五、春节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6.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7.峥嵘岁月宏图起,东风荡,春来早。——毛泽东《江城子·迎一九六六年新年》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9.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见新年》

10.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____文征明《拜年》

该知识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易以单选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各位考生,考生可结合历年真题多加理解并掌握。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实施方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实施方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实施方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fdf4848c83a9fbc5148b12c35043ebe

棉织物阻燃整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棉织物阻燃整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棉织物阻燃整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a00499da9a78dcde6bcad422e6d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