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如果你能将自己的1小时从卖100元逐渐提升到卖2000元、5000元,这是一种提升单位时间价值的方式。不过这种提升时间价值的方式还是会有天花板。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提高工作杠杆率?卖得更贵与卖出更多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提高工作杠杆率?卖得更贵与卖出更多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5dcc48ce236427dc6ecaf026e21b1c
如何提高工作杠杆率?卖得更贵与卖出更多次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去年我写过一篇《如何把1小时用出10小时的效果?》,谈的是工作杠杆率的问题。所谓工作杠杆率,用一句话讲清楚即:
这句话隐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1、将每一份时间卖得更贵;
2、将每一份时间卖出更多次。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如果你能将自己的1小时从卖100元逐渐提升到卖2000元、5000元,这是一种提升单位时间价值的方式。不过这种提升时间价值的方式还是会有天花板。
在美国,医生、律师、咨询等行业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因为这些行业在单位小时内能售卖的价值相比其它行业几乎是最高的。相比医生,在律师事务所如果能做到提成律师、合伙人级别,还能有利润分红,加上分红会有更大的收益。不过这个收益依然处于将单位时间卖得更贵的范畴,每份时间收益依然位于预期范围之内,有可见的天花板。
想让自己时间售卖的效率突破「天花板」的售卖方式,来自第二种。即:将每一份时间卖得更多次。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能将一份时间多次卖的可能性被限制得很少,而且收益也相当有限。比如单位时间投入固定但有可能产生无限次售卖的方式是:出书和出唱片。对于写作者和唱作者而言,写书的成本和专辑的创作、录制成本固定,随着时间推移,收益越来越高。但纸质书和物理唱片(磁带、CD等)有物理成本,纸张印刷、排版、运输、销售,也有固定的成本,所以除了创作者以外,书和唱片的「无限收益」的可能性仍然被极大的限制了。
最早突破障碍的,是与技术最接近的产品:软件在前互联网时代,在很多行业,即便是对技术要求很高的领域,技术性工作很少成为被主流社会尊重及主流人群渴望从事的行业,在比尔·盖茨、PaulGraham上学的时代(1970、1980年代),技术宅、过于爱读书的学生会被别人叫做Nerd,Nerd既有「书呆子」的意思,还有「讨厌的人」的意思,可见这并不是一个表扬别人的词。
把一个人称作「Nerd」意味着这个人只会读书,ta虽然拥有高智商但是没有魅力;而美国主流更喜欢那些橄榄球打得好的人,在华尔街与知名律所供职更能获得尊重和令人羡慕。比如《从零到一》的作者PeterThiel在斯坦福读的就是法学院,从斯坦福法学院毕业后,他在最高法院做了一年书记员,并成为两个法官职位的候选人之一。如果选择成为法官,他这一辈子也是不用发愁的。
在个人电脑与互联网普及之后,比尔·盖茨、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马克·安德森、保罗·格雷厄姆(PaulGraham)、拉里·佩奇、马克·扎克伯格等等这些由技术出身并缔造了最有竞争力的科技公司,让技术人员成为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之一。美国律师平均年薪11-12万美元,硅谷程序员平均年薪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个人电脑成就了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一张可以无限复制的光盘能卖几百美元,这时候光盘虽然还有物理成本,不过相比于售价,物理成本已经可以忽略不计。到了互联网,软件、信息的传输成本已经接近于零,这时候如果你提供的作品(产品)正好能击中大部分人的痛点(需求),那么你的产出能迅速规模化,形成网络效应——最典型的例子是Google、Youtube、Facebook、微信等互联网上形成黑洞效应的产品。
Google、Facebook或微信的例子告诉我们开发一个产品所能达到的高度:几年内达到数千亿美元市值。这些案例有点极端,且是团队合作的产物,它其实是多个杠杆率结合以及多次迭代的结果(在公司经营中,安迪·格鲁夫管它叫「管理杠杆率」managerialleverage,下次再专文讲述管理杠杆率的话题),这个案例涉及了多个层次。举这个极端的案例是为了说明一件作品(产品)所能达到的高度。
途径有很多:写非时效性的不可替代性的文章(或书)、公开课与公开演讲、出唱片(如果你是歌手)、开发一个实用软件、投资……等等。
写文章一定要写时效性不强且不可替代性强的文章。我以前在门户工作,门户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内容吸引海量流量,然后销售部门基于流量卖给广告主实现广告收入。要想吸引最多的流量,就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制作出用户最关心的内容。那么哪种内容成本最低而且吸引流量效果最好?——答案是新闻。
很多人对新闻极有热情,但我自己做新闻的时候觉得这件事儿完全没有成就感,因为新闻的性质决定了我每天提供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随时间流逝而价值急剧衰减,当我将新闻发出去的那一刹那,是这项任务的价值顶点,每过一个小时,它的价值都在流逝。跟热点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化营销中的一个固定套路,可是如何在热点中真正成功吸引读者注意,并能在热点之后还能被人记住,其实并不容易,大概只有不到1%的内容才能冒出来。如果你去仔细分析那些爆款文章,大都是有多年写作经验并善于捕捉热点和受众情绪的写作者。
但如果你有自己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并在这个领域持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的话,一开始你获得的关注可能不高,只要你持续产出,每一篇文章都会随着时间给你带来收益。随着你写的文章的数量的增加以及随着时间的积累,你获得的影响力收益都在增加,并且是一个复利式增长。
现在时不时都会有读者因为看到我以前写的文章特意找到我的微信告诉我说:「你写的xx文章很好」或「xx文章特别有启发」。上个月我去参加一位朋友的婚礼,我认识的人大概有三五十位,结果有四五个人告诉我说:「你减肥成果不错啊,最近在朋友圈/xx微信群里还看到你写的那篇减肥的文章」。其实那篇减肥的文章是我一年前写的,微信公众号上健身减肥的内容那么多,我完全没想到一年后我的那篇文章还在传播。
我虽然远远称不上知名作者,但这些反馈总会验证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好文章自己会走路。写作是最典型的单篇文章的时间成本固定,但收益随时间累加的事情。
出唱片和写文章一样,甚至比写文章还要赚,因为很多歌手可以靠一首歌挣个五年十年没问题。当然了,一篇文章可没这个效果,写东西至少得写出一本书才行……
公开课与公开演讲也是高工作杠杆率的事情。大概在三四年开始,斯坦福、MIT、哈佛等大学公开课开始在国内流行,大概从十年前开始,TED视频在国内从科技圈小范围流传到现在广泛传播,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甚至从常青藤走到了中国公众,成为学术明星(用现在流行的说法,他是一个「知识型网红」)。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移动网络速度提升且资费逐渐下降的大环境下,高质量的公开课与公开演讲的自传播力也越来越强。
投资也是一个高工作杠杆率的行当在创投领域,无论硅谷还是北京,有一个趋势非常有趣:早期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加入了投资人行列,这是为什么?其实投资也是一个高工作杠杆率的行当。在这个领域,因为需要的资金门槛比较高,大家往往会冠上一个「高风险」的名号。其实写作与公开课难道就不高风险吗?前两项工作资金成本极低(甚至是0),但仍然有时间成本呀。你很难保证说,我写了几篇文章就一定会火,时间成本也是一种风险,只是因为时间是「免费」的,大家潜意识里不会把它当做风险。
投资也一样,你很难说投资的项目一定都会成。但投资的高杠杆体现在:你保持对某一个领域的研究与人脉的积累的同时,可以同时投资多个项目。而创业,在同一个时间周期内,你只能专注于一个项目。LinkedIn创始人及投资机构Greylock的合伙人ReidHoffman的一条重要投资理念是:投资那些有网络效应的公司。这让他做出了Paypaly、LinkedIn这样有网络效应的互联网产品,并投资了Facebook、Airbnb、Instagram、Pandora、Dropbox、Tumblr、Medium等具有网络效应的项目。所谓的网络效应,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
有时候很多人会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话的可取之处在于你得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高杠杆率的工作中,才能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省出来的时间干啥?该看片看片,该玩玩,哪怕用来发呆也行啊。反正别瞎忙。
来源|虎嗅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三维条件下高糖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影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三维条件下高糖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影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f458870d476c950178660444fe74687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服装电脑画岗位分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服装电脑画岗位分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41c9dc5d4aede518999776efe260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