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医疗/金融/房地产医疗专业知识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思维导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堕落时代 浏览量:52023-02-18 08:52:5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思维导图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在退变基础上,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3b63a5fa3888b2f062ee7a5a982d706

思维导图大纲

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治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在退变基础上,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病变部位可见于腰椎各节段,多发于L↓(4~5)及L↓5~S↓1椎间隙,腰痛和坐骨神经痛是其临床典型症状。腰椎间盘退变是发病的基本因素,外伤和劳损、受凉常为诱发因素。中医认为,本病属痹证范围。

髓核在腰椎间盘中心的稍后方,由软骨基质和胶原纤维组成,富含水分,具有可塑性,似椎间有弹性的垫子。髓核具有支点作用,如同滚珠,随脊柱屈伸向后或向前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内水分逐渐减少,椎间盘高度下降,脊柱内在力学平衡失调,稳定性下降。

透明软骨板是椎体的上下软骨面,构成椎体的上下界,与相邻椎体分开。椎间盘的退变最早始于软骨板,表现为软骨板变薄且不完整,促进了纤维环和髓核的变性和退变。

脊髓位于椎管内,其下端在T↓(12)至L↓3之间延续为马尾。腰脊神经根从马尾神经分出,向下越过椎间盘,到达上关节突前面,然后向下经过椎弓根内侧间隙出椎间孔,在神经根从椎管向下经过的各部位,髓核突出、骨赘等病理改变可使其遭受压迫性损伤。

1.外伤劳损外伤可致腰椎局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直接破坏腰脊柱平衡。长期被动体位劳损可使气血失和,经脉不通,如长期弯腰工作、驾驶员的颠簸状态等,使腰椎间盘内压力升高,椎间盘退变加速。在轻微扭伤或增加腹压动作诱发下即可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腰脊神经根,产生腰腿疼痛。

2.肝肾亏损,气血不足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由盛转衰,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腰椎间盘开始退变。髓核脱水,纤维环变性出现裂隙,腰椎失稳,骨赘形成,在外界刺激的诱发下可产生髓核突出,压迫和刺激腰脊神经根,产生腰腿疼痛。

3.外感风寒湿邪风寒湿邪侵袭腰部,腰部血运迟滞,瘀结不通,腰部肌肉张力增高,脊柱内外力平衡关系破坏,腰椎间盘负荷增大,导致髓核膨出或突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刺激神经根或脊髓而发病。

腰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发病基础,外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为本病诱因。髓核多从一侧(少数可同时在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神经根而产生神经根受损伤征象;也可由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造成大小便障碍。如纤维环完全破裂,破碎的髓核组织进入椎管,可造成广泛的马尾神经损害。

1.临床表现

(1)腰痛合并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

(2)腰背部板滞,活动功能障碍,急性期尤为突出。强行活动可加重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3)患侧下肢乏力,可出现跛行步态,小腿外侧及足背有蚁行感或麻木感。

(4)若刺激马尾神经,可出现大小便障碍。

2.检查

(1)L↓(4~5)或L↓5~S↓1棘突间旁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疼痛。

(2)腰椎生理曲度变浅、消失甚至后凸,脊柱侧弯。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伸拇、趾肌力减退,L↓(3~4)椎间盘突出可见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L↓5~S↓1椎间盘突出可见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腰椎功能障碍。

(5)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仰卧挺腹试验阳性,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6)X线检查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浅、平直或后凸,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或见到“许莫氏切迹”及病变的椎间隙狭窄等腰椎退变征象。X线不能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诊依据,但可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疾患。CT扫描和MRI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神经受压状态。

1.腰椎结核腰痛可伴有坐骨神经痛,低热,血沉增快。X线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边缘有骨质破坏。

2.马尾肿瘤腰痛,但压痛不明显。症状呈渐发的持续性加重,无缓解期,不因卧床休息而减轻,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出现异常。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3.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发病年龄较轻,多有受寒湿病史。症状以腰背及骶髂部疼痛为主,伴有腰椎进行性僵直,脊柱活动受限,多与天气变化有关系。“4”字试验早期常为阳性,血沉加快。X线检查示早期骶髂关节区有模糊或硬化现象,后期从腰骶椎向上逐渐形成骨性融合,呈现竹节样变。

4.腰椎管狭窄症腰痛,一侧或两侧下肢牵涉痛,卧床休息症状可缓解。“间歇性跛行”为本病的重要特征,即下肢的放射性疼痛,经蹲位或站立位休息后可缓解,然后又可行走,如此反复。CT、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5.腰背肌筋膜炎又称纤维组织炎。好发于腰背筋膜、棘上和棘间韧带以及髂嵴后部等肌筋膜附着处。急性发作时腰痛剧烈、活动受限、腰肌痉挛。可出现下肢的牵涉疼痛,但与腰椎间盘突出所引起的根性疼痛有区别。该病临床缺乏阳性体征,无感觉及反射改变,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可有明显的压痛点,痛点封闭可使疼痛症状消失。

6.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该病可有外伤及劳损史,表现为腰臀部疼痛,活动时加重,疼痛可牵涉到大腿后侧,少数到小腿。但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阴性,无下肢放射痛及神经受累改变。触诊常可扪及第3腰椎横突过长,骶棘肌外缘横突处局部明显压痛,作横突及周围浸润性封闭,症状可明显缓解。

治则:舒筋通络止痛,整复腰椎关节错缝,缓解神经根受压。

部位及取穴:腰背部、下肢部;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手法:按揉法、压法、按法、拨法、牵抖法、腰部斜扳法、滚迭法。

操作:

(1)用滚法施于腰部和患侧下肢部3~5分钟。

(2)用掌根按揉法自上而下按揉腰部两侧骶棘肌至骶部2~3分钟。继而从骶部按揉至臀股沟,然后沿坐骨神经走行顺序按揉至足跟,反复操作3~5分钟。

(3)用双手拇指和中指端按压患者腰三角处约1分钟,力量由轻而重,再由重而轻。然后用两拇指叠指按压法按压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穴位,每穴约半分钟。

(4)用两拇指叠指拨法拨腰部两侧骶棘肌,左右各3~5遍。

(5)用拇指按揉腰部两侧骶棘肌,自上而下到腰骶部为止,反复操作3~5遍。

(6)牵抖腰椎:即患者取俯卧位,以双手攀扣住床头上沿。术者以两手握住患者双足踝部,拉直患者躯干向下牵引。待患者腰部放松后,术者横摇摆动两踝部,引两膝左右旋转,待患者周身肌肉松弛后,握紧足踝突然抖动2~3次。抖颤时要使躯干呈波浪式活动,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意外。

(7)用腰椎斜扳法斜扳腰椎,左右同法。

(8)用滚迭法松动腰椎:即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术者两手用力按压患者双膝,使双髋膝关节强度屈曲接近腹壁后,被动环转腰部,顺时针逆时针各操作3~5次,使腰部在床面滚动;然后把持住双膝,使髋膝关节极度屈曲2~3次。

(9)用牵抖法牵抖下肢:即患者取仰卧位,屈髋屈膝,两手紧握两侧床沿。术者两手用力按压患者双膝,使双髋膝关节极度屈曲接近腹壁后,术者以双手各握其两踝关节上部,由上而下用力拉牵2~3次。可单肢分别进行操作,亦可双下肢同时进行。

(10)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拍法拍击患者双下肢约1分钟。

拱桥(五点支撑):患者取卧位,以双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半屈膝成90°,脚掌放在床上,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持上半身,双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旁分开,速度由慢而快,每日3~5组,每组10~20次。等到适应后,每日10~20组,每组30~50次。以锻炼腰、背、腹部肌肉力量,以解除劳损,达到治疗损伤所致的腰背痛。

1.推拿结束后,令患者卧床休息15分钟左右。

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宜采用半抬高上身的Fowler卧位或屈髋屈膝侧卧位卧硬床休息。绝对卧床休息时间以1周左右为宜。

3.可佩戴腰围制动。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4.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风着凉。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癌症患者的饮食管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癌症患者的饮食管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癌症患者的饮食管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c6139f1264bc2810e3178450e284275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80536fe494193604ad514ce7d7354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