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教师资格笔试50道简答题!白捡30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师资格笔试50道简答题(1)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师资格笔试50道简答题(1)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fdb75bd46b8c205ce9d6e8277a9e2ec
教师资格笔试50道简答题(1)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简答题是教师资格证笔试中的重要题型,小学占30分,中学占40分,可以说是笔试成功的关键,总结这些重要简答题,30分轻松到手!
中学30道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1)教育的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面向所有 的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 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
(3)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4)以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1)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2)学校课程应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基础。
(3)学校教学应以活动和问题反思为核心。
(4)学生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1)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2)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
(3)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课程。"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3)教材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间接性与概括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已知的间接知识,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引导性与指导性
学生具有不成熟性,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才能有效地达 到认识的目的。
(3)简捷性与高效性
通过学习间接知识,可以减少探索的时间,避免探索更多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
(4)交往性与实践性
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
(5)教育性与发展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同时也是手段。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可以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在掌握知识与提高认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f6c152a765d5821e8e1787f2b3226e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1章 化工设计基本知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0ec0519ed26419068a32a511862aa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