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教资笔试:普心简答题知识点(下)6人格的特征人格有以下特征:(1)人格的整体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下)教资笔试:普心简答题知识点(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下)教资笔试:普心简答题知识点(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197e3231347e772399bf08091046d00
2018(下)教资笔试:普心简答题知识点(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18(下)教资笔试:普心简答题知识点(下)
人格有以下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如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等,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为一个有机组织。
(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跨情境一致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人格也具有可塑性。
(3)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有自己的特点。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共同性。
(4)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1)第一阶段:0-1. 5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2)第二阶段:2-3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感。
(3)第三阶段:4-5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第四阶段:6-11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5)第五阶段:12-18岁,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6)第六阶段:青年晚期一成年早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第七阶段:成年中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繁殖对停滞,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8)第八阶段:成年晚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中学生良好人格的标准包括六个方面:
(1)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
(2)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
(3)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和谐的人际关系。
(5)乐观的生活态度。
(6)健康的审美情趣。
塑造中学生良好人格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的理想教育。
(2)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3)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4)优化育人环境。
(5)建立健全人格健康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过渡性。青春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其过渡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理上的过渡,二是认知上的过渡,三是社会地位的过渡。
(2)闭锁性与开放性。闭锁性是指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日趋复杂,不轻易将自己的内心活动表露出来。这种闭锁性是面向一定对象的,即他们对父母、教师等成人闭锁。但他们对同龄伙伴是很开放的,愿意向对方敞开心扉并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3)社会性。随着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中学生在认识方面不再局限于自己或周围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而是以极大的兴趣观察、思考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与问题。
(4)动荡性。中学生面临着独立需要与社会地位以及心理成熟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各种青春期的动荡性,如思想敏感、偏激,敢于行动,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