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会计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思维导图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花房姑娘 浏览量:22023-03-14 15:56:0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思维导图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第一章总论三、代理(一)代理的特征和适用范围【概念解析】代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b36792d81dab43f57dccc2185aa4060

思维导图大纲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复习第一章(2)

第一章总论

三、代理

(一)代理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概念解析】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注意:代理不同于行纪、寄售、传递信息、居间行为、冒名欺诈等行为。

提示: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如立遗嘱、结婚等)、双方当事人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演出、发表演讲等)不得代理。

(二)代理权的行使

1.滥用代理权的情形

(1)自己代理: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活动;

(2)双方代理:同一代理人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项民事活动;

(3)恶意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2.无权代理的情形:

(1)没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2)超越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3)代理权终止后的代理行为。

(三)无权代理

1.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2.下列情况应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

(1)被代理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2)表见代理:

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使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解释】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①合同签订人持有被代理人的介绍信或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书,使得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

②无权代理人此前曾被授予代理权,且代理期限尚未结束,但实施代理行为时代理权已经终止;

③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表示已将代理权授予他人,而实际并未授权。

四、经济仲裁

【概念解析】

仲裁:仲裁机构根据纠纷当事人之间自愿达成协议,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提示】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

当事人协商和解、有权机关进行调解(包括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和法院调解)、仲裁、诉讼。

(一)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自愿达成仲裁协议;自愿选择仲裁机构及仲裁员、自行和解;自愿调解,仲裁庭应予调解。

2.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一裁终局原则: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不能提请仲裁情形:

(1)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行政争议。

3.不适用《仲裁法》,由它法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适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三)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2.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1)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有仲裁事项;

(3)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3.仲裁协议的效力

(1)有效的仲裁协议: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2)仲裁协议独立性: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4.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提示: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法院”裁定。

五、诉讼

【概念解析】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

(一)诉讼管辖

1.地域管辖

(1)一般地域管辖(原告就被告原则)

①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②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2)特殊地域管辖

①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

②保险合同: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

③票据纠纷:被告住所地或票据支付地

④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被告住所地或事故发生地、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

【解释】特殊地域管辖中都包括被告住所地,即适用一般地域管辖。

【提示】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2.级别管辖: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3.协议管辖:适用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如因物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产生的民事纠纷)。

(二)诉讼参加人(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1.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

2.诉讼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三)审判程序

1.第一审程序分为:普通程序、简易程序

(1)普通程序:开庭审理一般都公开进行,但涉密除外。

(2)简易程序:

①只能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适用;

②独任审理,可随时传唤当事人、证人。

2.二审程序(又称上诉程序),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

(1)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3.审判监督程序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六、诉讼时效

【概念解析】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一)诉讼时效特点

1.诉讼时效届满“不消灭”实体权利,“不丧失”起诉权;丧失胜诉权。

(1)不丧失起诉权:诉讼时效期间的经过,不影响债权人提起诉讼。

(2)“不消灭”实体权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3)丧失胜诉权:债权人起诉后,如果债务人主张诉讼时效的抗辩,法院在确认诉讼时效届满的情况下,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2.法定性和强制性:

当事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

(二)诉讼时效的适用对象

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2018变化):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5)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6)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三)诉讼时效的种类(2018年变化)

(四)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da8df0545bc292acd77571903f35c57

经验与教训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经验与教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经验与教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a0c80d028e75ba247385489d0f5835